第330页

赵光义的身边,那些原本痴缠的美人,全都已经撤了个干净。

唯有他与几个心腹之人,分列于书房内。

“这么说来,杨六郎倒是忠心耿耿。而他也与藤逊真人分道扬镳。”

“如此,便下旨……封藤逊真人为我大宋国师,请他替朕开坛设法,请我大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赵光义面色深沉,无法让人看清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沉迷酒色享受是真,但是若是谁真以为他糊涂了,那就是十足的蠢货。

是不是一个好皇帝,与是不是一个聪明的皇帝,这难道不是两个概念么?

“官家!辽人那边,已经开始集结大军,并且拒绝了我们的和谈。这一战怕是无法避免,确实不知……陛下属意何人挂帅?”一个看着有些尖嘴猴腮的瘦小官员,如此对赵光义问道。

第279章 谢逼王

“杨家不可再用,曹家一再打压,若是此时任由曹彬统军,则之前心血,全部白费。”赵光义同样陷入了两难。

大宋如今将门,大约就分为两类。

一类便是以杨家为首的降将,除了有一支嫡系队伍之外,在大宋军中的根基其实并不深厚,甚至可以说……还有所隔阂。

这种,赵光义采取的就是消耗法。

将降将以及他们的嫡系部队,不断的逼上战场,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

利用战争,削弱他们。

而另一类则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还残留下来的一批大宋老将。

这类人,他们在大宋军中根底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