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凤栖宫听淑妃说这事的时候惊讶不已:“大皇子今年不是才七岁?怎的这般暴戾?”
“那良妃把大皇子当个稀世珍宝一样,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都是纵容出来的。”淑妃喝了口茶不屑道。
我们又唠了半天家长里短,我才和淑妃一起离开。
当晚,清风殿。
良妃坐在床上,脸色铁青,没想到皇帝竟这般不留情面,良妃只觉得难堪至极。一旁的雅漾一边帮良妃揉肩一边安慰道:“娘娘别难过,皇上只是一时生气,毕竟大皇子这次对太后僭越的事情确实不对。”
“本宫如何不知道?但那二皇子是什么东西?也配相提并论。”良妃边说边拍开雅漾的手,烦躁的让她别按了。
这时,雅思进来了,她跪在良妃腿边说:“娘娘,今日有人看见那淑妃和贵妃走在一起,说说笑笑,好不开心,仿佛闺中密友。”
良妃唰得站起来道:“没看错?贵妃向来和淑妃没什么交集。”
只见雅思摇了摇头,脸色笃定。
良妃眼神狠辣地眯了眯。“明日去和皇后说一声,请我母亲进宫一趟。”这是良妃最后的话,她想,贵妃也快活够了。
半个月后,民间出了一首诗,大致的意思就是小侯爷打了胜仗很厉害,为什么这么厉害,哦原来师出谢逾,末还来了句天下帅兵尽出谢家。原来小侯爷是当年的皇子伴读,故而武功便是和帝师谢逾学的。过了几天又有人说当年开国皇帝差一点便是谢老将军,不过最后为何俯首称臣就不得而知了;还有自称知情人士的人表示,谢老将军为人忠义,故而虽攻进皇宫时未曾称帝,依然还是等待开国皇帝的到来,这事传的沸沸扬扬,满城风雨。
等皇帝知道了的时候,谢家的威望和民心在民间已是极高,皇帝在勤政殿里怒摔了好多折子。隔天上朝的时候就当着众臣的面问谢逾可否知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