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附近烧的,还是其他地方烧了运过来的?”许问问得很仔细。
这里联合公所,出入的全是工匠。工匠不关心这种问题,那还关心什么?
所以这人也没奇怪,很自然地回答:“就在附近烧的。距此西南十里的地方有一条殷水河,河边有座红土山,山上产陶土。不是什么太好的土,但用来做粗陶是足够了。”
他左右一看,随手从旁边捞起一个陶罐,递给了许问,“喏,这就是殷水窑烧出来的。”
砖石不分家,秦连楹的手札里有不少烧砖砖雕的相关内容。许问认真学过,记了一肚子的理论知识,还没有正式上手实践过。
不过秦连楹是京营府高级工匠,许问也学得够认真,单是这些理论知识就足够他了解很多了。
就这个陶罐来看,红土山陶土的质量看上去的确很一般。颗粒大、杂质多,烧制出来的陶器很是粗糙,不太好看。
但许问轻轻敲了一下,发现这陶罐声音偏清脆,手感很结实,这说明陶土粘性很大,是优质的特征。
“多谢。”片刻后,他把陶罐还给那人,继续跟着他一起走,却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路上又说了些话,那人有问必答,态度非常好。
许问关注的主要是绿林镇外城的排水问题,那人恰好对此很熟,对答如流。
许问提的问题好,那人回答得也好,短短一段路,两人甚至有了些相见恨晚。
“阎大人就住在这里,十四兄弟你尽管去忙,回头有空过来找我聊天。我每月逢三、五在公所值班,你在前面问我名字就好。”
到达一个拱形门口时,那人向许问拱手,爽朗地说。
路上他俩已经通了名,这人姓秋,叫秋月明,南粤人,也是被派来服役的,不过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他有点关系,因此走了后门,没被派去下面,而是留在了绿林镇联合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