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1029献俘?

魏广德开口说道。

万汗的情况其实和王杲一样,都是朝廷封的女真部族的都督,但是对内都是自称为汗,完全自成一体。

魏广德强调这点,其实也有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意思。

其实不止张居正有不同意见,就连朱衡和谭纶私底下也找过他,建议不要用献俘大典的名义。

仪式可以做,但对外只能说是献俘阙下。

“我还是觉得不妥,王杲并没有金册,若是有金册,才会朝廷承认的藩国,但是他不是。”

张居正开口说道。

虽然张居正也能通过这件事儿获得无上好处,可是他脸皮稍微薄一点,担心士林非议。

这已经不是张居正第一次私下里和他说这事儿,魏广德印象里,已经是第三次了。

过一过二不过三,有了张居正这样的表示,魏广德也不得不认真考虑一下。

士林非议,对魏广德来说其实并不在乎,他本来就不是靠文才吃饭的。

他一路走来,靠的是运气和站队正确,另外因为后世的眼光,所以还算能办事儿,才能坐稳现在的位置。

不过看到张居正如此犹豫,魏广德也不得不多想想。

“此事,容我再想想。”

魏广德这次没有一口回绝张居正的提议,而是说会仔细思考利弊。

对此,张居正也就不便多说,他和魏广德的关系,现在还算好,至少没有相互对立相互拆台,很多时候大家的利益其实是一致的。

“还有一事,你可能也需要三思。”

张居正忽然又说道:“这次李成梁到京,伱打算直接任免他掌管右军都督府,这会不会让辽东将官担忧?”

这次,魏广德给辽东的回书,点名让李成梁押解王杲抵京,目的不言自明,就是想要把李成梁调离辽东。

在他印象里,辽东将门可是听调不听宣。

能把辽东的将官调到京城来,这样的机会不容错过。

他并没意识到,听调不听宣是在明末,大明王朝国力势微,又有强敌环伺,辽东将门自然不把朝廷放在眼中。

而在这个时候,辽东将门其实也是不敢造次的,只是魏广德把简单的事儿想复杂了。

“从辽东总兵官到五军都督府,难道怠慢了他不成?”

魏广德微微蹙眉问道,“说起来,这次他从右都督升左都督,调五军都督府,应该是朝廷的恩典吧。”

“善贷,这些话你去和别人说行,和我还这样说,那可就没意思了。”

张居正没好气的答道。

他们两人认识十余年了,魏广德为人,张居正清楚的很。

他看重的将官,哪个调回京城进五军都督府了?

其实张居正很清楚,将官没人希望去五军都督府,毕竟一个架空的,闲职衙门,有什么好的。

大明的将官,都希望在外带兵,就连六十多岁的马芳都不愿意回京城,还想留在边镇就可见一斑。

魏广德看张居正已经觉察,神情随即一变笑道:“叔大兄,我确实没有其他意思,只是觉得朝中还是该留几个能征善战的将军才好,有事朝廷可以随时调动。

五军都督府那边的人,你是知道的,有战事朝廷都不敢派他们去,还要在外调动将官,长此以往对朝廷不利。”

“那你留李成梁在京,是打算派他去哪儿?”

张居正不傻,继续追问道。

不问明白魏广德的盘算,张居正也不安心。

他管征伐,这是之前两人私下里达成的默契。

可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他担心魏广德捅出大篓子来,影响到他。

“叔大兄可还记得,前些年,缅甸兴起,侵凌木邦、孟密等相邻地区,他们多次向朝廷请求照永乐度,颁赐金字红牌,遣使调停纷争。”

魏广德的话让张居正一愣,那是隆庆二三年时候的事儿了,不过这些年已经没有再上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