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1012瞄向珍宝船

魏广德从图册上收回视线,看向俞大猷问道。

俞大猷摇摇头,说道:“那种船都是夷人自己控制,而且搬货物上船的苦力,也多是南洋当地人,夷人不会让汉人上船去的。”

“这样啊。”

魏广德微微点头,随后又说道:“派人多加关注,特别是这种船出没的时间和航线。

既然叫珍宝船,那船上装载的货物就一定价值连城。

想想夷人每次到我大明进行的疯狂采购就能知道,他们有多少的白银。”

受后世网络小作文的影响,在魏广德的意识里,西班牙珍宝船上据说是装载着价值巨大的黄金白银,还有各种宝石,都是从各个殖民地抢掠来的财宝,要运回西班牙的。

虽然魏广德不确定到底会有多少金银财宝,可是就巨大的船体也能想到,魏广德不由得考虑会不会真的在一条船上就转载着价值百万两以上的财物。

要知道,大明一年的税收才多少,只要能抢下两条这样的珍宝船,貌似就是大明一年的现银收入了。

如此巨大的财富,难免让他不动心。

可是,魏广德虽然受伤也有船队,可是终究不是专业的海盗,玩不来抢船的生意。

西班牙人能抢,大明难道就不能抢?

听说英国还搞出个什么私掠凭证,有了这个东西,好像就是奉旨做海盗似的,可以随意抢掠外国船只。

魏广德这会儿满脑子就在想,是不是忽悠小皇帝也写个这东西,交给俞大猷,让大明海军也可以在茫茫大海上私掠一把。

其实这也体现出魏广德对历史的无知,私掠凭证就是私掠许可证,那东西哪里是颁发给正式海军官兵抢掠的凭证。

私掠是指由国家颁发私掠许可证,授权个人攻击或劫掠他国船只的行为。

执行私掠的船只通常被称为私掠船或武装民船,船长通常被称为私掠船长。

而且,私掠凭证并非随时都有用,因为它的使用其实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战争期间。

只有在战争期间授权私人驾驶武装民船来攻击、俘获和抢劫敌国商船才有效的正式官方公文,若不是战争期间,那就是海盗行径。

之所以私掠许可证大行其道,也是因为此时的欧洲各国大多处于战争状态,彼此间垂涎对方从殖民地获得的财富,特别是新兴的航海大国英国,对西班牙从美洲等地获得巨额财富的眼热。

之后的百年间,英国和西班牙为此大打出手,争夺海外殖民地。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英国人赢了,取代西班牙成为“日不落帝国”。

当然,在混乱的欧洲,此时强盗逻辑盛行,签发私掠许可证也非常容易。

例如,一个荷兰商人的货物在德国被偷,而他不能通过合法或外交的手段来获得对于他的损失的补偿,他就能得到一封荷兰政府授权的私掠许可证,这样的许可证允许他俘获德国商船来弥补他的损失。

这就是英国国王大肆签发私掠许可证的逻辑,只要商人报告他的货物丢失在某国,找不回来了,就可以在答应国王分润其中利益的前提下,获得国王授权。

做为最早签发这种许可证的英国,自然从中获得巨大利益。

英国商人们都不专心做生意了,而是盯住西班牙珍宝船打主意,想要获得暴利。

当然,实际上在数百年历史上,真正被英国人成功劫持的西班牙珍宝船屈指可数,但武装到牙齿的珍宝船抢不到,商船确实可以轻易私掠的。

魏广德可不知道这些,西班牙珍宝船出没,往往随行是会有数艘战舰保护,哪是那么容易抢的。

于是,侦查的重任,又一次光荣的落在了俞大猷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