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1003准备

此战,明军一旦发动,就必须尽快结束战事,否则时间拖久了,对朝廷肯定是有重大危害的。

另外张学颜那边也十分重要,那就是在大军围攻王杲部时,其他女真部族袖手旁观。

否则,预计的四万人马怕是不够。

魏广德突然造访兵部,实属突然,不过待兵部官员反应过来后也都感觉,似乎也不是不能预料。

毕竟,内阁的兵事,一向都是魏广德在负责。

此次辽东败绩已经在京城里传来,不过毕竟是千里之外的战事,京城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也就是兵部才在筹划该如何应对。

魏广德直接去了谭纶值房,把他在内阁做出的安排又说了遍,也是让他参详,看是否有遗漏。

“让张学颜晓谕女真诸部是对的,既然朝廷要彻底铲除王杲,就不能节外生枝,让王杲把整个女真部族托入这次战争中。”

谭纶听了魏广德的计划微微点头,不过心中也默算了一下时间。

就算现在朝廷全力运转,为辽东战事做准备,真要大军抵达,出关围攻王杲部,大概也需要两个月时间。

毕竟调动兵马、转运粮食都需要时间。

算起来真正打起来,怕也是拖到五月去了。

不过也正好,那个时节倒也颇有利于辽东用兵。

之后,魏广德又把他打算把挑动女真部族间内斗做为朝廷对辽东不成文的永例,若是挑动不成,女真部族开始抱团,那就只能施以武力进行雷霆打击。

“兹事体大,怕还要等些年,陛下年岁大了,经过御前才好定下来。”

谭纶听了魏广德的打算,先是皱皱眉,随即才提醒魏广德道。

“御前?”

魏广德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谭纶话里的意思。

确实,这一年多,他们几个阁臣在处理政务的时候,几乎都把宫里那位遗忘了。

虽然制定的政策,都是秉持着公心,可魏广德也知道,张居正将来可是大大的不妙,而其中缘由,多半就是小皇帝的不甘。

虽然后世并未有关于张居正欺压小皇帝朱翊钧的记载,可这些东西本来也不会见诸笔端。

万历皇帝不要面子的吗?

就他之后对张家后人的态度,可想而知他年少时在张居正手上吞了多少气,才会在他死后发泄的如此疯狂。

微微点头,魏广德算是接受了谭纶的好意。

ltdivcss=otntentadvotgt确实,没必要和皇帝斗,他已经在寻思着,下次讲经时把事儿和小皇帝朱翊钧说说,顺便也把成化犁廷介绍给小皇帝。

貌似,朱翊钧对这些事儿还是很有兴趣的。

“对了,你这刚从贡院出来,可知道这一个月朝中之事?”

谭纶又问道。

今天贡院放榜,谭纶知道,所以见到魏广德来兵部并没有奇怪。

不过他也是好奇,魏广德到底是在贡院里知道的这事儿,还是出来就去内阁上值知道的。

“没有,刚出贡院,就被内阁的人叫住,所以先回了内阁,这不就到这里来了。”

魏广德随口说道:“怎么,这段时间朝中还有大事儿发生?”

“除了辽东之事,也没什么了,就是首辅上奏,请陛下召见廉能官。”

谭纶笑道。

“廉能官?”

魏广德先是一愣,随即似乎想起什么,笑道:“张叔大还真是,这都能想起来。”

廉能官,字面意思,当然就是廉洁的能臣。

不过在大明,其实就是外官的意思。

在大明立国之初,太祖朱元璋就有每遇外官来京奏事,常召见赐食,访问民间疾苦。虽县丞、典史,有廉能爱民者,亦特差行人奖赏之。

可以理解为朱元璋通过和地方官员直接接触,谈话了解民情。

这也逐渐成为一种制度,到宣德、成化、弘治年间,仍常举行这样的宴赏之典。

当然,当皇帝变成正德和嘉靖以后,这样的事儿自然就少了。

正德皇帝的兴趣并不在民政上,他更喜欢稀奇古怪的和军事方面的,把民事全权丢给内阁。

而嘉靖皇帝也是把军政大权丢给内阁,自己潜心修炼,手里只是握着刀把子。

于是,皇帝专门召见外臣,赐宴,询问民间疾苦的活动就几乎一下子消失了几十年。

这也是谭纶忽然提起,让魏广德愣了片刻的缘故,实在是在他入朝以来就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