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985三屯营

至于如何使用,这得看战场地形,倒是不好详细说明。

若是阁老担心,关外就有山地,末将可带步营和骑营演练给阁老一观。”

戚继光急忙说道。

好吧,说别的,他不敢拍着胸脯保证什么,可要说带兵打仗,他戚继光还真没怕过。

当然,这带的得是他带过的兵。

在浙江时,他最初带着卫所兵剿倭,喊冲杀时卫所兵皆畏惧不前,差点把他卖给了倭寇,这个教训太大,现在的戚继光是时刻不敢忘。

魏广德闻言,也只是笑笑,说道:“这个不急,明日先看看军卒训练。”

这会儿太阳也要下山了,三人自然不可能留在军营过夜,一起骑着马出了军营回了三屯营里的总兵府。

后世的迁西县三屯营镇在明代时就已经是蓟州镇府驻地,因明初此地有三百屯田军户而得名,原名三屯忠义卫。

明天顺二年,蓟镇总兵胡庸群修筑城池,并将蓟镇府迁至三屯营。

既然是镇府驻地,该有的城防自然也是有的。

从天顺年间开始,三屯营就从原来卫所兵的土围子很快就改成成了营堡。

之后随着边防压力越来越大,三屯营的驻军也越来越多,到现在的三屯营不仅在城外有占地巨大的军营,就算是镇堡也被扩大了数倍。

现在的三屯营城墙墙高三丈,周围七、八里,设三个正门,名为南景忠、东宾日和西巩京门及两个便门,分别是小东门和小西门。

城上建有五座角楼、九座敌台和两处水关,城北无门,城台上建有紫极宫,极为壮丽,蓟镇镇府雄居正中,钟鼓二楼巍然屹立。

魏广德进了三屯营后,没有直接进城,而是骑马上了城门边的马道上到城墙上。

后世的三屯营早就破败,虽然时不时有挖掘出明代古遗址的消息见诸报端,但是毕竟已经荒废了。

这次魏广德直接上到城墙,也是想要好好看看这座城堡的全貌。

顺着城墙往前走,不时朝城内城外看看,戚继光有点明白魏广德的意思,于是不断向他讲解城里的布置。

“中间那个就是你的镇府?”

魏广德指着远处建筑问道。

“是的,魏阁老。”

戚继光答道。

“那广场还真是大,能集结多少人马?”

ltdivcss=otntentadvotgt镇府门前有个巨大的广场,不仅让整座镇府看起来更加气派,还有聚兵的作用。

“可聚千人。”

戚继光答道,“我刚来的时候广场没那么大,不过考虑到快速出兵,所以把周围一些房屋拆掉,扩大了广场面积。

又把三条道路拓宽,这样在此地集合兵马后,可以快速派遣到东南西三个方向。”

魏广德看着镇府门前“t”字形街道,旋即点点头。

三屯营里的镇府位于镇堡中心,周围道路密布,确实可以快速调兵遣将。

“镇抚前面左右分别驻防的是车营和骑营,靠近城墙的营房是步营”

戚继光继续给魏广德介绍城中营房分配,魏广德不断点头。

“平时人都住在堡内,不过每月都会把人带出去一趟,在外面扎营住上几日,让士卒们习惯野外扎营。”

戚继光又说道。

“不错,若是都住在堡内,早晚人都养废了。”

魏广德称赞道。

后世的军队不也要时不时拉出去拉练,都是在荒郊野外驻扎,就是怕把兵养好了,以后拉不出去。

后世还有诸多科技手段可以弥补侦查敌情可能出现在疏漏,带了古代,虽然也会放出去许多探马,可是也一样不能保证没有疏忽。

所以扎营就是非常重要的事儿,营盘外面不仅要放一圈栅栏,还会挖许多壕沟、陷阱,防备被敌人偷营。

军营里的帐篷搭建也是非常讲究,不仅营内通道用帐篷阻隔,搞成七弯八拐,还要适当留出空地保证士卒有地方集结。

当然,这种扎营盘的方法也就是汉人的军队才用,向蒙古人的营寨就不会这样,只会搭个简单的营栅栏,隔一段距离打一根木桩,栓上一条狗。

为了保证蒙古骑兵能够随时出动,营内道路也是笔直,可以放骑兵出动时有空间加快马速。

简易低矮的栅栏,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放倒,这样就不会影响骑兵从任意方向冲出军营。

栅栏外面自然也不会挖掘战壕、陷阱一类的东西,不然敌人没有防住,倒是把自己困死在营盘里。

围着三屯营转了半圈,最后走到紫极宫。

建造紫极宫,其实就是为了便于总兵官指挥战斗,所以这里是三屯营最高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