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962巴结

说起来那丹阳卲方是个能人,那时候许多人都向他请托,解决官场上的事儿,否则我那里会找到他。”

胡自皋陪笑着说道。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说的好,这天底下,还真没有钱不能解决的事儿,哈哈哈”

徐爵畅快的大笑,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那几万两银子,此时甚是开心。

这些官儿,为了捞银子费尽心思,还是不如他这样的上位者,随便动动嘴,人家辛苦捞来的银子就要双手奉上。

胡自皋没接话,只是在一边傻傻陪笑。

“我看你是个会用钱的,知道钱办事儿的道理,是不是还想钱挪挪窝?”

徐爵收起笑容,这才认真看着胡自皋问道。

“不瞒徐大人,下官过去在盐运司判官位置上干的好好的,还真不愿意升官去工部做事。”

胡自皋急忙说道。

“就这么点志向?一个小小的判官就满足了?”

徐爵有些惊异道。

三万五千两银子,徐爵可不认为就只值一个盐运司判官。

若真如此,那盐运司衙门的官儿该多值钱?

明继元而兴,明廷鉴于盐利事关军饷,亦重视盐务,专设都转运盐使司管理盐政,无论是食盐的产销、盐税的征缴、涉盐案件的处理均由其负责。

盐课也是明廷主要现金来源,可不比地方赋税,多以实物为主,这就是收缴真金白银的地方。

运司衙门秩从三品,设有运使、同知、副使、判官四种官职,皆是运司正官。

各盐运使司,运使各一员,同知各一员,副使各一员,判官员数不等。

盖以运使为掌印正官,同知与运使同知其事,副使则副运使而行事,所以不分运司盐颗课多寡而各设一员也。

判官员数不等者,盖以判官为分司催办盐课之官,如两淮运司有泰州、淮安、通州三分司,则设判官三员;长芦运司有沧州、青州二分司,则设判官二员;两浙运司有温台、宁绍、嘉兴、松江四分司,则设判官四员。

可见,运使、运同、运副三员是属于决策层官员,即所谓的“运司长属”,三者共司鹾务,又相互牵制,分司例以运判管理。

按照元代的“立仓纲运”制度,分司判官的职权主要是管理分司盐仓为主,他们需要催征盐课,安排船、夫运盐入仓,稽查食盐出纳。

判官可不就是管着一地盐场,进出皆由他负责。

盐商盐贩要进盐,若不把判官喂饱,人家有几十个理由敷衍、拖延交付时间,就算你有盐引也是如此。

即便你身后势力再大,人家也有的是办法解决。

所以,即便是朝廷权贵的人去盐司要盐,也得按照规矩来。

所以这盐司虽隶属户部,但和漕司类似,都是各有统属,正常情况下是外人无法干涉的衙门。

当然,上官核查、监督还是要的,但是能做到盐运使,自然在户部,甚至朝中也是大有关系之人,实在是其中利益太大。

而且,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衙署里,就数盐运一道油水丰厚。

魏广德当初刚到明朝,都有进盐运的想法,只是知道没戏,才不敢奢望,只是想着就近能进九江钞关就好。

当然,好处也不是基层全拿走,都得按照规则上缴盐运司,和正官一起分润其中好处。

听到徐爵的话,胡自皋心惊之余,自然也明白对方的意思。

貌似,推自己回盐运司做判官有点小题大作,看样子自己再往上活动一下也非不可能。

心动了,当即打蛇随棍上说道:“徐大人,若能得大人垂青,得冯公公信任,下官一定把差事做好,让大人,还有冯公公满意。”

“哦,呵呵.”

看胡自皋明白自己的意思,徐爵心里也是大乐。

要是自己人能够插手盐运衙门的话,那好处肯定多多。

只为了一个判官,胡自皋就愿意抛出三万五千两出来,还有第一次来拜访自己时上千两银子的礼物,可见这个官职,一年的油水该有多么丰厚。

“好说好说,来日我回京城,一定在冯公公面前为你说话,帮你争取一下。”

徐爵含笑说道。

“不知徐大人几时回京,下官还另备薄仪孝敬冯公公,还请徐大人一并带回京城。”

胡自皋大头已经出了,自然不会在最后时刻掉链子,当即又说道。

他打算回头再去找找,拿出两三千两银子购买珠宝玉器,分送冯保和徐爵二人。

好吧,这就是他口中的薄仪,已经是普通百姓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