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抢先手

孟冲的身体其实也不好,所以他期望能再拖延一下,寻找机会推陈洪上位。

同时,这段时间里高拱也不是什么事儿都没做,他也在努力和孟冲搞好关系。

但是隆庆皇帝在临终前居然让冯保成为辅臣,那句要内阁及司礼监尽心辅佐的话,让高拱感觉到一丝危险的苗头。

要是张居正和冯保真的勾搭到一块,即便自己能控制内阁又如何,奏疏全部要过司礼监那一关,等于自己的大权其实一直受到冯保的掣肘,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即便,这是隆庆皇帝的安排也不行。

实际上,让太监成为辅臣,也是隆庆皇帝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高拱做事比较霸道,隆庆皇帝担心以后没人能够制衡他,毕竟当初让高拱回朝的时候,他的身体很好,他也一直以为自己能活过高拱。

有他在,自然不怕高拱搞事儿,可现在情况不同了。

外朝没人能制衡高拱,那就只能通过内廷来限制,忠心太子的冯保自然就被他看重。

隆庆皇帝一直想学父皇嘉靖帝,奈何他在选人用人上始终差了一筹。

嘉靖朝也不是没有高拱、张居正这样的能臣,但是嘉靖皇帝都没有选择他们托付朝政,而是选择了严嵩。

用严嵩,他放心。

而如果隆庆皇帝选择徐阶的话,他其实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因为徐阶和严嵩,本质上就是一类人。

可惜,因为和高拱的恩怨,让他厌弃了徐阶。

而之后选择的李春芳虽然可以放心使用但能力不足,性格柔弱,缺乏果断,撑不起大明朝的天。

等他召回高拱后又发现高拱能力虽好,但又不好驾驭。

实际上,在他弥留之际,最后悔的就是没能选择陈以勤而是使用高拱。

若是可以再来,他更希望顾命大臣之首是陈以勤。

高拱自视甚高,自然没有考虑到这些,但他已经决心除掉冯保,以绝后患。

不是他不想处理张居正,实在是要处置文臣,还是一位阁臣,若没有十足把握是没法轻易得手的。

在高拱看来,冯保虽然还不是司礼监掌印,当他是太子朱翊钧的大伴,又得了隆庆皇帝临终嘱托,成为内廷第一人不过是时间问题,相信很快就会有变动。

皇帝刚刚大行,这个时候就出手出掉辅臣有些操切,但是却不能不考虑先限制司礼监的权利,即便现在那里还是孟冲掌印。

就在他思考此事的时候,门外有书吏悄悄进屋,递上一张纸条。

高拱随手接过,打开,一看之下脸色就变得有些难看。

纸条是孟冲写来的,是说他的人被刑部差役拿下,想要他出张条子,让刑部放人。

若是普通人也就算了,可惜这次刑部捉住的不是旁人,乃是一个道士,名叫王九思。

王九思这个道人,和前朝嘉靖皇帝宠信的那帮方士类似,也是个炼药的行家,他进献给隆庆皇帝的色如琥珀软如柿子且毫无异味的药丸子,名曰“阴阳大补丹”,看名字就知道是何用途。

实际上,刑部抓他,也是要查他给隆庆皇帝进献药物,毕竟皇帝吃补药结果吃死了,这些进献过丹药或者方子的方士自然就是害死皇帝的罪魁祸首。

别的人也就罢了,可这个王九思是孟冲找来的,自然担心把自己捎带上。

最近看高拱有意和好关系,于是就向高拱提出这个事儿。

处罚方士吗?

当初嘉靖皇帝死了以后,那些残存的方士也曾被下狱,本来是要被判流放的,但是最后全部都被释放了,而放他们的人,正是高拱。

实际上不是高拱不想严惩他们,而是因为严惩的提议乃是徐阶所提。

那时候的高拱,一门心思就是和徐阶对着干,所以徐阶支持的他就反对,利用和隆庆皇帝的亲密关系,说动了皇帝。

想不到到了今日,孟冲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来了。

在孟冲看来,既然高拱能放过一次,自然就能放过第二次。

高拱想了想,收起纸条就走出值房,他径直去了不远处高仪的值房。

进屋和高仪寒暄后,高拱就开口询问起高仪的意见。

“是孟冲举荐给皇上的那个妖道?”

高仪听了高拱的话后,眉头就是一皱,不由得问道:“首辅是何意?”

“其实.”

高拱看着高仪,叹口气才继续说道:“当初朝会晕倒后,我就曾和陛下说过要处置他们,但是陛下只说和他们无关,若是他不服用那些药物,也不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