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6皇帝有恙?

这种矛盾皆因在土木堡战役中,明英宗朱祁镇听信宠臣王振的谗言而一意孤行,御驾亲征。

最终,他不仅自己沦为瓦剌军的俘虏,还让明朝武将功勋集团受到了大面积的摧毁,很多文官武将战死沙场,就连明成祖朱棣留下来的五十万大军都在这场战役中灰飞湮灭,这直接导致明朝从文武并重转向重文抑武。

出阁教育的学习重点也就相应转变,太子教育变成了形式教化主义,皇帝与朝中大臣对于出阁教育的期望目标不再一致。

儒学和各代帝王的祖训、宝训成了空疏之学,皇子们只懂大谈修身治国平天下,却对人间疾苦一无所知,也缺乏实际的沟通和治国能力。

“问道”和“济世”相分离,不能学以致用、不能在实践中探索真理。

而且在明朝后期,教育人员的配置上也显得墨守成规,呆板机械。

朝廷所聘的讲官都是老成识大体的年长学者,他们严格遵守君臣之礼,在教育方法上不敢“越雷池一步”。

在教导幼小皇太子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什么趣味性和互动性,更不存在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这种教育方式和理念让皇室子弟感到枯燥乏味,对学习也变得没什么兴趣。

隆庆皇帝在裕袛时选定张居正和魏广德教导太子朱翊钧,未尝不是意识到以前的讲官都是胡子一大把的老夫子,所以想做出一些改变。

冯保陪着太子在皇宫里瞎转悠,不过每次转到宫门附近时,总是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宫门外。

冯保知道太子想什么,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幼时朱翊钧啥都不懂,那会儿又在裕王府,自然上街啥的很稀松平常。

可是现在不行了,这里是皇宫,朱翊钧也已经是太子,自然就不敢带他出去了。

“你说魏师傅啥时候回来?他说可以带我出去玩的。

长这么大,我都不记得大街上是什么样子了。”

朱翊钧这时候不由得叹口气道,一副少年老成像。

以前他就求过父皇隆庆皇帝,说让冯保带他出去,在街上逛逛,但是遭到了拒绝。

几次三番,他也就不指望了。

一次过生日的时候,朱翊钧在前来送礼物的魏广德面前说起此事,魏广德当时也觉得可以让小家伙出去看看,就答应等他再大点带他出宫看看外面。

“太子爷稍安勿躁,魏师傅再有一年多就该回来了,到时候他是你老师,会给你上课,你和他说说,他应该有办法让皇爷答应的。”

冯保低声笑道:“魏师傅对你可是真不错,这都回乡还记得你生日,派人给你送礼物。”

“走了,回宫玩积木去,我要搭个大宫殿。”

朱翊钧看着没啥好玩的,皇宫里也就那样,几年下来早就玩腻了。

说完话,朱翊钧就跳上便轿,四个內侍就抬起轿子回宫。

其实这时候的朱翊钧倒不是懒,不喜欢跑跑跳跳,主要还是自己的腿疾影响,长时间走路就感觉右腿难受。

朱翊钧有腿疾,其实出生没多久就被发现,太医院也没有治疗的法子。

至于什么腿疾,那就是朱翊钧的右腿不知怎么比左腿略短一些,婴儿期若不是太医院坚持仔细也发现不了。

所以小朱翊钧不管是站立还是走路,身体重心习惯性放在右腿上,左腿就微微弯曲,看上去倒是和常人无异。

短时间的跑跳,不仔细也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时间长了右腿负担太重就觉得右腿难受。

如果不是后来他吃成大胖子,或许这点腿疾其实不影响他的行走。

至于朱翊钧最后怎么吃成大胖子,其实有说是他爱吃甜食,也有人说是家传病,毕竟明初朱标到朱高炽,貌似也是大胖子,明朝藩王成大胖子的也不少。

这年头,儿童的玩具其实种类也是不少,魏广德为了获得朱翊钧的好感,也是费尽心思从后世的玩具中选择符合时代的东西,派人精心制造出来作为礼物送给他玩。

今年魏广德派人送来的生日礼物,其实放在后世就是大家熟悉的一套乐高积木,可以拼接成宫殿,还用紫檀木雕刻的小太监模型也是栩栩如生。

这套玩具,就连隆庆皇帝见到都觉得有趣,还和朱翊钧一起玩了好半天时间,才夸赞魏广德的奇思妙想。

宫殿模型是魏广德命人参考三大殿的样式设计的,用凹槽拼接固定,屋顶不放上去的时候,还能把宫殿里面进行一番布置,看上去就和真的三大殿一般无二。

大殿里也设了御座啥的,但是没敢雕刻皇帝造型的小人,这个有点犯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