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4最后的努力

魏广德给徐文璧说的,自然就是张溶族中一些人在边镇中饱私囊的行为,既是点出张溶的反对有私心,也是给他提醒,闹不好他那些族人就要被秋后算账。

但是这些话,魏广德可以随便说,要徐文璧说出来,可就太得罪人了。

“事后咱们登门道歉就是了,他还敢真端着国公架子,和定国公府怼上不成。

就算真怼上,还有南京魏国公府支持,我在内阁里帮你说话,还怕他什么?”

魏广德继续给徐文璧打鸡血,刺激他,“要是能在投票前把张溶气晕,让他提前离场,就是最好的结果。”

今日散衙前,内阁几人又钻到一起商量了半天,已经想出一些对策。

或许以前都是上不得台面的法子,可现在都是顾不得了,特别是对那些年岁比较大的官员和勋贵,就是想办法刺激他们,在开始理论阶段就把人送太医院去,不让他们投票,那就达到目的了。

自然,高拱等人也都表示,对于支持的人,以后都会有各种护持。

魏广德先前已经把高拱的许诺和徐文璧说了,目的就是让他放心,就算张溶也抖搂出定国公府的一些破烂事儿,内阁里那位“青天”都不会有所动作。

离开定国公府,魏广德又马不停蹄赶到诸大绶府上。

诸大绶虽然是掌翰林院,但身上之前带上了礼部右侍郎,自然也在这次廷臣范围内。

魏广德真后悔,当初就该把他踢出礼部,自己也就不用面对他了。

是的,今晚魏广德的任务就是联络游说朱衡和诸大绶,还有给徐文璧打气,让他在明天的廷议上勇敢的硬杠张溶。

第二日,养心殿里果然上演了一处龙争虎斗。

从内阁几人坐上靠北摆放的几张椅子,身后的龙椅空空荡荡,隆庆皇帝并没有亲临现场,而是有小內侍不断向他通报消息。

按照惯例,因为涉及军国大事,自然由兵部尚书郭乾负责主持。

不过他态度明确,自然一开场的言论就偏向反对王崇古之策,不过因为大庭广众之下,言辞还算稳妥,只说王总督是受人蒙蔽才会糊涂,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实际上,在背后,大骂王崇古奸佞误国的已经不是少数,郭乾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被郭乾说自己舅舅老糊涂,吏部右侍郎张四维当即不能忍,站出来批驳,由此拉开了廷议的大幕。

礼部右侍郎诸大绶果然没受到魏广德游说的影响,很快也下场批驳,随即就遭遇同部门左侍郎王希烈的反驳。

侍郎、寺卿这些官员纷纷下场表达自己的立场,攻击对方,而九卿此时除了一开始主持廷议的郭乾发了次言外,其他人都默不作声。

同样的还有内阁几人,除了进来见礼外,都如雕像般坐在那里,静静看着这些人的发言。

等到英国公张溶忍不住出声反对和议后,定国公徐文璧也马上站出来反驳。

只是终究没那么大的勇气,徐文璧也没敢把昨晚魏广德教的那些话抛出来攻击张溶,双方的辩论只是围绕着和议进行,并未扯出起来来。

养心殿里发生的一幕幕大戏,不断有內侍跑进乾清宫汇报给隆庆皇帝,而皇帝此时正手里把玩着一个小巧精致的鼻烟壶,时不时倒点出来放到手心,在伸到鼻子前猛吸一口气。

鼻烟被吸入鼻腔,对鼻腔的黏膜造成刺激,隆庆皇帝忍不住打出一个大喷嚏,然后看上去就神清气爽的。

“好,继续下去看着,再报。”

挥挥手,隆庆皇帝示意下面的太监继续去养心殿盯着。

心里也在默默盘算,到目前为止,看上去似乎还是斗得旗鼓相当,看来也只有等最后计算票数才能分处胜负了。

昨日高拱就在御前说起廷议,认为内阁阁臣不参与廷议投票有失偏颇,不管怎么说他们也都是礼部和吏部的尚书,自然是重臣,应该有投票权的。

不过隆庆皇帝没有表态。

他心里明白,即便要改,也不是现在,而是只能等以后找机会再说。

明朝的廷议,在以往是没有出现过的,因为前朝集议都是宰相商议,六部等衙门是没资格参与的。

明代廷议注重形式而忽略实质,很多廷议更多的是在走样子。

因为以往廷议,权臣的意见在廷议中起着关键作用,大多数与会人员的意见并没有得到充分尊重。

不过这次明显不同,就高端战力,若是没有阁臣压阵,反对派似乎还略占上风。

一个多时辰后发言结束,接下来就是投票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