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2“揭竿而起”

魏广德入阁,代表他在皇帝面前的话语权更重。

无疑,这会打乱他以前的布置。

可是能有什么办法,难道还能让皇帝收回成命。

以魏广德和府里的关系,天然的更亲近徐邦瑞,现在也只能赌一把了。

“你下去安排,另外把邦宁找回来,让他来我这里一趟,我有话给他说。”

这次,徐鹏举打的主意就是让徐邦宁也去京城,尽力和魏广德打好关系,只要关键时候能够保持中立就算胜利。

至于其他的,徐邦宁在南京已经是魏国公府的代言人,城里虽然有些人颇有微词,但是现在的徐邦宁,还站着个大义的名分,只要郑氏还是魏国公夫人,那徐邦宁就是嫡子。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这个儿子越来越不争气,这时候还不知道在哪里和那帮狐朋狗友玩闹,所以才会如此吩咐管家。

而在后院一处书房里,徐邦瑞正在看着随从抄录回来的邸报,随后放声大笑。

他有些佩服魏广德,以一个百户之子的身份,居然能在京城混成这样,时间还如此之短。

不过他更加佩服的是自己。

当初第一次知道这个人的时候,不过区区举子,谁能想到十多年的时间,居然就已经成为大明朝堂上影响力巨大的大人物。

阁臣,当然是大人物,即便他已经看到魏广德在内阁排名最末,可那也是阁臣,是无数文官削尖脑袋都想进的地方。

他和他老爹的博弈,在这份邸报面前,其实已经分出了胜负。

“咚咚。”

木门发出敲击声。

“何事?进来说话。”

徐邦瑞开口道。

“少爷,大管家来了。”

门口长随说道。

“快请他进来。”

一日后,九江府。

相同的邸报已经送来,一份送到九江府府衙,一份到了九江卫。

此时,吴占魁手里拿着这份邸报,浑身都在发抖。

当然,他不是给冷的,而是激动。

自己外甥成了内阁的大老爷,已经是朝堂上数得着的人物了,一句话,整个九江府,甚至整个江西都要抖三抖的厉害角色。

他这些年在九江卫没有升迁,但已经牢牢把整个卫所控制在手里,靠的不就是魏广德在京城的影响力。

不管是江西还是南京,那个官员敢不给他面子。

前些日子,江西巡抚到九江来巡视,酒席上对他也是客气有加,还说是自己外甥的同僚,关系匪浅。

“来人,去把魏勐叫回九江城,还有通知下去,今日卫里大摆宴席,咱九江卫出了了不得的大人物,哈哈哈.”

吴占魁起身,对身边的亲兵吩咐道。

亲兵小跑着出去了,他也要去魏家那边坐坐,告诉自家妹子这个好消息。

动作还要快些,耽误了,闹不好九江知府就跑到前面去了。

邸报在知府衙门已经被抄录数份,还要分别送到下面各县,不过一份大字报已经张贴在知府衙门外,而很快的,德化县衙外也贴出了抄录的邸报。

不过九江知府自然是最先知道消息的,在邸报还在抄录的时候他就已经到了签押房,确认无误后当即派人备轿。

对于九江府人来说,大部分人当然是不认识魏广德这个人的,可他们也知道,这里走出去一个官老爷,在京城权利很大,是礼部侍郎,能够经常见到皇帝那种。

这倒不是魏家放出去的消息,而是九江府经商的人家,但凡跑京城的,都必然会和魏府建立联系。

平日里,商船往来,还要替这些在外为官的九江老乡建立老家到各地官署之间的联系,也是他们在各地得到老乡庇护的纽带。

京城,天子脚下,首善之区,更是繁华富饶,只要是走北边的商人必到京城。

魏广德在京城的消息,自然就是这些九江商人家里流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