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让俞大猷生孩子去

魏广德直言道,“况且殿下或许有所不知,俞大猷已近六十,可膝下还无子女,皆因常年在外奔波所致。

俞家就他一颗独苗,还是老来得子,若是再不给他一些时间休息,我怕他老俞家就后继无人了。”

“啊?”

裕王有些惊讶,“俞大猷还没有子嗣?”

“常年在军中,来回各地征战,我大明军规,将军出征严禁带家卷,你让他如何生儿子。”

魏广德摇头笑道,“大猷早年一心于科举,从军后则醉心兵法,研究行军打仗,貌似对女人还没手下兵马有兴趣。”

“你的意思是,让他罢职?关在家里生儿子?”

治罪肯定不行,裕王府的脸面还要不要。

罢职闲住,貌似是对俞大猷最好的照顾。

“臣觉得可行。”

魏广德笑道。

“他这么大岁数了,能行吗?”

裕王兀自有些不信。

“他就是其父的老来子,殿下说行不行?”

魏广德笑道,“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大猷应该能行。”

“你这个和有志者有关系吗?”

魏广德的话让裕王哭笑不得,不过之前要保俞大猷的想法这会儿也是烟消云散。

俞大猷为大明朝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这么大岁数了还没有子嗣,确实朝廷有负于他。

“行,这事儿不管宫里怎么批红,反正就着落在你和李芳两人头上。”

说话间,裕王对旁边侍立的李芳说道:“这事儿,善贷那里有需要帮忙的,你尽可出手,孤准了。”

“是,殿下。”

李芳急忙点头哈腰答应下来。

“那这事儿就这么算了?”

回头,裕王又对魏广德问道。

魏广德这次摇摇头,“断不能如此了结。”

这时候,魏广德向裕王拱手道:“殿下有所不知,前几日,我好友张科就被南京一个给事中抓住小辫子要弹劾于他,当时我还没意识到其中的蹊跷。

现在俞大猷这事儿发生,我才后知后觉,张科那事儿怕也不是那么简单。”

接着,魏广德又把张科被南京户科给事中岑用宾弹劾一事说了出来,更是把弹劾起因详细告诉了裕王。

“那些浙将,虽私德有亏,可终归抗倭有功。

岳武穆曾讲,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不患天下不太平。

那些浙将虽然收了不少钱财,可只要打仗的时候敢死战,倒也不失大体。

朝廷总不能让人不惜命和敌人死战,捞点银子也要治罪吧。

所以张科就给那些人说了,只要打胜仗,以前的就一笔勾销,若是战败两罪并罚的话,可不就惹祸了。”

魏广德说完,就等着裕王表态。

“张科这话,确实欠妥。”

裕王轻轻摇头道,“不过,也算识得大体,知道朝廷最关心的是什么,办事能力还是有。”

裕王低头想了想,这才又继续说道:“善贷,那这次之事你打算怎么了结?”

“李遂年纪也不小了,该回乡颐养天年了。老的离开了,小的也就不足为虑了。”

魏广德答道。

对付这些官员,最好的办法就是剥夺他们的官职。

或许有人觉得夺官而不治罪,还让他们回乡继续享受贪腐得来的财富,是在放纵他们。

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不愿意失去权力的。

长期做官,把自己的生命和权力绑定在一起,当你夺走他的权利后是真的生不如死。

即便有些人想得开,回老家后继续骄奢淫逸享受生活,但这绝非其所愿。

当官一样能够享受这些,甚至还更丰富,而且权在手才会更加肆无忌惮。

至于不治罪,魏广德并不想打破官场潜规则。

失势了,致仕回乡就好。

虽然现在他走的很稳,可也不敢保证将来张居正会不会调转枪口对准他。

想想张居正历史记载中那恐怖的力量,连皇帝都只能瑟瑟发抖,魏广德觉得谨慎点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