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追击

拦路的是明国宣府总兵马芳带的宣府骑兵。

知道这个消息,黄台吉和把都儿都紧张起来。

对面是一员沙场宿敌,而且人马占据绝对优势。

“加快行军速度,增援打来孙部。”

黄台吉当然不会因为对方是马芳就害怕的狼狈逃窜,很果断下令加速前进。

而在此时,明蒙两军的混战结果也逐渐清晰起来,蒙古大军损失明显超过明军,渐渐有些无力抵挡的架势,不少人已经负伤,只能不断后退。

打来孙看向北面,没有熬到援军抵达。

实际上,在这个紧张的时刻,即便是他也因为战场气氛而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

仅仅过去小半个时辰的时间,但是在打来孙的感觉中,似乎他们已经经历了一个时辰还多。

他不相信黄台吉不会率部来援,特别是在确定对手是宣府总兵马芳的情况下。

可是北方援军未到,他的队伍已经抵挡不住了。

无奈之下,打来孙只得选择最后的计策,那就是率部向北面撤退。

虽然这样会把草原汉子脆弱的后背暴露在明军的箭失、马刀之下,可他没的选择,只能撤退。

随着撤退军号声响起,苦苦支撑的鞑子骑兵瞬间反应过来,知道自己这边占不到便宜。

虽然一开始不知道对方是谁,可是仗打到现在,远处宣府马芳的“马”字大旗就在那里随风招展,对方显示出强大的战力也是他们少见的,自然就想到了宣府的骑兵。

看向后队,打来孙已经在亲卫的保护下开始向北撤退,身后蒙古败兵纷纷徐晃几刀,逼退眼前明军后勒马就往北面跑了去。

鞑子要跑,明军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不少虏骑在拉马转身想跑的时候,身上遭到明军致命攻击,纷纷掉落下马。

实际上,在这一刻,蒙古骑兵的损失迅速放大。

不过驾驭战马的能力上,明军始终还是不能和鞑子精锐媲美。

在明军汇合一起开始追击的时候,鞑子残余的千余人已经汇聚在一起,而掉队的虏骑已经成为明军刀下亡魂。

到这个时候,蒙古人似乎突然之间,血脉中传承的技能复苏了。

靠后的鞑子骑兵附在马背上,不时起身扭头向后射出一箭,随即又附身马背上继续向北逃窜。

而前面的鞑子骑兵也是如此动作,不过他们的箭失却是射向西边,正集阵冲锋而来的明军董一奎部。

在打来孙果断吹响撤退号角之时,马芳果断命令董一奎率部从侧面攻击鞑子,此时他率领的明军宣府骑兵已经掐在打来孙撤退道路上。

按照双方这样的前进方向和速度,必然会最终撞到一块。

此时打来孙已经目眦欲裂,他知道他带领的这支部族精锐骑兵危险了,现在的局面是前后都有明军精锐骑兵攻击,已经插翅难逃。

不禁,他有些后悔,在探知有明军大队自西而来的时候,他没有果断率部疾奔,冲过明军的拦截,而是妄自尊大的打算吃掉这股明军。

如果,当时他谨慎一些,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三股人马在平原上奔驰,距离也越来越近。

马芳此时正率领董一奎部准备截杀鞑子骑兵,只要再靠近一些,就可以使用火器和箭失进行一轮无差别打击,眼前的鞑子就算不能被全歼,可能活下来的也屈指可数。

这算是成了。

他还在心里感慨着,冷不丁看到远处北方尘土飞扬,显然有一支人马正在快速靠近。

在马上,他自然感觉不到有大队骑兵冲来时对面的震动,不过根据经验他也能分辨出来,来人最少有上千骑兵。

继续这样下去,可对他率领的这支明军骑兵不利。

届时,一个不好他就会被逃窜的鞑子和救援的鞑子围杀在中间。

心中虽有不忿,可他也知道这是战场,不能因小失大。

本身已经占据优势,这个时候最主要的是保持住,而不是盲目放弃手中的优势。

他微微拉过马头,改变了前行道路,向一侧冲去。

看似是放弃拦截正在逃窜的打来孙部,实际上则是快速移动到一侧,准备侧击对面前来救援的虏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