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引火烧身

小皇子从裕王怀里又被传到高拱手中,不一会儿又到了陈以勤那儿,很快大家都抱了抱,最后从魏广德怀里传回裕王手里。

这或许也是传统,都要抱一抱,以示亲近,将来若这孩子长大登基为帝,也是一个谈资。

“李芳,设宴,招待高师傅他们。”

裕王接回孩子就吩咐道,随即又满脸歉意的说道:“高师傅,诸位,我先过去看看彩凤儿,一会儿就回来,今晚大家不醉不归。”

王府的宴席很快就摆上,毕竟这么大的事儿,厨房那边一早就猜到,所以并没有耽误多长时间。

裕王虽然没到,不过众人这会儿都兴高采烈的闲聊,酒是一杯接一杯下肚。

不多时,众人的谈话就从因为皇子降生畅想美好中,转到朝政上,毕竟都是官员。

谈了最近主要的朝政,很快话题又转到东南,这几个月,明军携围剿兴化倭寇之威,俞大猷、戚继光等率部沿海岸线继续南下,围剿各地流窜的倭寇,战绩斐然。

之前明军围剿,倭寇往往自知不敌就上船跑路,而这次,俞大猷指挥着水师,乃是水陆合围,让倭寇登船也逃不出明军的屠刀,捷报是接踵而至,很是振奋了朝堂。

据广东上报的公文,现在小股倭寇自知难以抵挡明军围剿,已经开始合并,打算合兵一处和明军对抗。

而说道北地,自然少不得又评论蓟辽总督杨选。

“之前善贷曾说,这次杨选在古北口诱捕贼酋通汉其实是自己找了个麻烦,不过现在通汉之子自愿为人质,换回通汉,最起码,就眼下来说,通汉部族应该不会和我大明为敌了吧。”

高拱开口就透出酒气,不过还是条理清楚的说道。

他口中之事,其实是发生在三个月前。

五月,杨选担心鞑子趁三屯营兵力空虚的机会,出兵袭扰蓟镇长城,所以派出大量斥候出关查探敌情。

当然,其中未尝没有摸清关外鞑子主力位置,也是预防他们偷袭辽东。

只有知道敌人的位置,作战才能知己知彼。

派人侦查敌情,这本没什么,只是古北口一路出关的斥候却被鞑子伏击,不仅多人被杀,还被俘获四人。

而俘获这批斥候的蒙古部族族长通汉也不知道是喝酒喝高了还是什么,居然大喇喇带着人,押着四个俘虏到了古北口城墙下,向明军索要银钱换俘。

在和明军古北口镇守参将郭琥谈好价格后,他竟然亲自进城去取赎金。

然后,自然就是被恰巧赶到的蓟镇副总兵胡镇撞上,二话不说派出亲兵将其捉拿,随即向蓟镇总督杨选报功。

至于那四名被俘斥候,胡镇是压根不想过问。

通汉是谁?

其实,他只是蒙古草原上无数个部族之一的部落族长,可他的干女儿,却是土默特部族长俺答汗儿子辛爱台吉的妻子。

杨选得报后,自认为可以以此拿捏黄台吉,甚至可以和俺答汗坐下来好好谈一谈,自然奇货可居,更不愿意理会原由。

或许,他也觉得所谓取赎金,其实只是两国交战中使用的计策。

计策嘛,中计自然就是自己蠢,和旁人无关。

捉住通汉后,接下来胡镇又因为拿捏住这个蒙古部族的命脉,开始和他们进行谈判。

之后,更是得到对方保证不和明军交战的条件,答应释放通汉,不过却要求扣押通汉的一个儿子作为人质。

由通汉的几个儿子轮流到明军军中,每半年一换。

自认为此策保证了蓟镇长城的安全,杨选在得到胡镇回报后,急忙向朝廷禀告了自己的功劳。

此事,在上个月才报入京城,很是轰动。

不少人认为此策保证了京城北面长城的安危,蒙古对蓟镇的觊觎可休矣。

不过,以杨博、魏广德等少数人却是觉得此策不妥。

后世,战场之上,交战两军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还允许打着红十字旗收拾战场,救治伤员和收殓尸体,那种情况下是暂时止战的。

这次的换俘,其实和那种情况类似。

魏广德是这么认为,虽然是敌对关系,可该讲的道德还是该有,否则将来被俘将士的安全将变得极度不利,因为他们没有价值,可能会至极而被杀死。

至于杨博,不管他怎么考虑,也是觉得这么做极为不妥,甚至认为此举有可能招致俺答汗更大的报复,因为明军的欺骗会点燃蒙古人的怒火。

不过在嘉靖皇帝面前,杨博的提醒并没有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