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纳马授职

严世番却是很聪慧,只是用错了地方,做什么事儿不是想着堂堂正正,而是喜欢用人意想不到的阴谋诡计来达到目的。

景王明显气数已尽,可他偏还想要逆天改命。

“你知会懋卿,和南京的私盐交易逐渐减少吧,不要一下子断了,也别减少太多,你用这些手段是抓不到他们把柄的。”

严嵩到这个时候还是在劝说严世番放弃他的计划。

“父亲,那可是年入百万两银子,陛下若是知道,不可能不动心。”

严世番还是想要坚持。

“若是在几年前,或许可以,可是现在不行了,陛下要的是稳定。”

说道这里,严嵩眼神中闪现一丝惋惜,“若是早些年,为了这么多银子,陛下说不得真会下狠手,可是现在不成了,陛下不会为了银子让江山陷入动荡。

从那次陛下晕厥开始,其实在此之前,他就已经在做准备。

一切,都晚了,从百姓到地方官,都还是心向着朝廷,这个时候出来想要闹事儿,不过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

“兵部到底是打算怎么对付闽贼?”

严世番沉默许久,忽然又开口问道。

“以南京都督佥事刘显充总兵官,俞大猷为副,二人会同督抚官协谋剿贼,一应战守事悉听二人做主。”

兵部知道此筹划的人极少,仅寥寥数人,可严嵩身居首辅多年,在六部埋下的明桩暗桩无数,不少人也被严嵩暗中扶持到高位,这就不是一般人能看透的了。

“刘显,俞大猷。”

严世番嘴里喃喃道,“我说之前南京怎么忽然要增设坐营官,又调四川总兵刘显入营,那个时候杨博那厮就已经有准备了。”

“你呀,还是想着维持眼下的局面,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严嵩听严世番的话就知道,自己儿子还是想要维持眼下江南纷乱的局面。

是的,江南保持眼下的样子,确实对他们最有利,起码胡宗宪的位置还能稳住,京城也没有对他们出手的理由,至少暂时如此。

只是,真要是让严世番暗中帮助张琏一伙人,一旦事发那可就万劫不复了。

嘉靖皇帝绝对不会放过他们严家的,不管他之前和皇帝有多少交情,这个时候都不会有什么用。

“不要想着帮助张琏那伙人,他们是反贼,不是强盗,皇帝不会纵容他们的。”

严嵩出言警告道。

“父亲,我怎么可能帮反贼呢。”

严世番嘴里轻松的说道,不过显然是信心十足的样子。

严嵩叹口气,他明白,就算现在让严世番在自己面前服软,答应下来,下去以后依然会有一些小动作。

“不管做什么,绝对不能留下把柄,否则想死都难。”

严嵩只能这么告戒严世番,他不想到老了还因此家道中落。

不管怎么样,他辅左嘉靖皇帝而是多年,什么功劳苦劳没有,自己从未有半点辩解,为的还不是最后能落个好。

嘉靖皇帝就是这样的人,你越是辩解最后他的恨意越深。

你什么都不说,任别人说你,嘉靖皇帝反而会念你的好,这么多年一直帮皇帝扛下所有,不管如何皇帝都不会让他没有下场的。

只要宫里不发话,他和他的后人都不会有大事儿,何况他也暗中和一些人有过私下交易,到时候他们再明里暗里帮衬一把,这一关就过了。

不过,严世番明显不想这样苟且偷安,还是想要搞事。

如果自己年轻十年,这么做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看着严世番离开的背影,严嵩只能在心里暗自祈祷,严世番做事可千万不能留下什么把柄被人发现。

当初,因为海贸之利,在赵文华的怂恿下他插手江南事务,现在想来严嵩不觉有些后悔。

还有那个罗龙文也是,一个劲给严世番灌输与倭国交易的巨大利益,让他背着自己给胡宗宪写信,拖延大军围剿倭寇,放纵倭寇这些事儿。

怕的,还不是在剿灭倭寇后,嘉靖皇帝会重新祭出更加严厉的禁海令,从而阻止他们派船去倭国贸易。

眼下沿海乱局,正是他们火中取栗的机会。

而此刻,兵部尚书杨博的值房外,两位三品大员正联袂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