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京城和大同

或许,河套,真的是朝廷的一个禁忌。

“铛啷铛啷”

马挂銮铃声中,一匹塘马飞速冲向大同城城门。

老远,守城军卒就看到身背“令”字旗的传令兵打马奔来,急急把挡道百姓驱赶到大路两边,给传令兵让出一条道来。

快马到达城门时也没有减速,而是直接快速穿过城门奔向大同镇总兵府。

很快,大同镇总兵官刘汉就拿着宣大总督葛缙的手令赶到了大同巡抚衙门,面见巡抚李文进。

“李大人,鞑子攻打宣府了。”

进门,刘汉就晃动着手里宣府来的手令大声说道。

“差不多也就是这几天,该来的终归还是要来。”

李文进起身迎上刘汉,从他手里接过手令快速看完后,略有些诧异道:“俺答汗攻打的是龙门关堡?他们还真想打掉宣府三卫。”

“现在怎么做?按之前说好的干,还是遵总督手令马上北上救援宣府?”

刘汉来的路上也想到了,不过这不重要,他需要确认李文进是否依然坚持放弃支援宣府,而是率军攻打板升城。

李文进还没说话,门外就有脚步声响起,片刻俞大猷就走进屋来,看着刘总兵到了,于是冲他抱拳。

俞大猷也是总兵官,虽然这次得罪大老被贬官,可刘汉和他接触后也知道这人有能耐,何况还有李文进的面子,所以并不把他当犯官或者罪民看待,依旧当做同级官员。

“大猷,鞑子攻打宣府龙门关堡,看样子是盯上了宣府三卫,葛总督命令我们立即东进支援宣府。”

李文进说着话,就把手里的军令递给俞大猷。

俞大猷接过来快速看完后,面色严肃道:“准备都做好了,此战必拿下板升城,只是不知道那帮白莲逆贼有多少跟着鞑子去了宣府。”

李文进听到俞大猷的话,知道他已经下定决心,随即看向刘汉道:“刘总兵,我们就按之前商定的策略,你我分别向朝廷和葛总督上报吧。”

按照之前商定的方案,在他们出关前,李文进要以大同巡抚的身份向朝廷上奏此次出关攻打板升城的计划,而刘汉则需要向宣大总督葛缙报告。

只不过,他们发出公文后不会等待朝廷和总督大人的回复就会离开大同,率先出击。

上报,只是为了避免被冠上“擅专”的罪名,虽然事后依旧可能被人拿来说事,可对于边疆的文武官员来说,只要最终打赢了,朝廷就只会给封赏而不会进行惩罚。

一切的关键,还是在于突袭板升城得手,调动俺答部回援,解除宣府危局。

“好,我回去就把写好的公文送出去,什么时候出发?”

要调动俺答部回援,就需要抢时间,必须在战事扩大前动手,让俺答汗才会急急回兵救援。

要是已经和明军纠缠在一起,俺答汗就算想要撤兵都不可能,那么他们的战略企图也就失败了。

到时候万一宣府真出了闪失,他们就都是违命和渎职的重罪。

“鞑子三天前进攻龙门关堡,这时候怕已经破关而入了。”

李文进沉吟道,“兵贵神速,明日大军出关。”

说完话,李文进就看向俞大猷。

俞大猷听罢只是默默点头,就像他当初和李文进、刘汉说的那样,出征是安全的,最危险的其实是得胜返回那一路,那是充满荆棘坎坷的归路。

三人商定后就快速分开,为明日的出征做着准备。

而就在大同军准备出征的时候,同样来自宣府的传令兵挥舞马鞭连续抽打着坐骑冲出了昌平城,向着京城方向奔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