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灵济宫

嘶”

严世番说道这里,不觉抽了冷气,这是嘉靖皇帝多看好这个传胪才会给出这么个评价。

想到这里,严世番看了看自家老爹,又看了看徐阶,似乎若有所悟。

能统兵打仗,但还得多读书,不就是要让魏广德留在翰林院继续学习的意思吗?

2k

明显是兵部那边的条子被皇帝否了,他选择了让魏广德继续呆在翰林院里面修身养性。

妮玛,这是要保送入阁的意思。

也是,这些年阁老当中,貌似还没有在外带兵的人。

嘉靖皇帝这是被俺答汗那次突袭搞出心理阴影了,想要在内阁中安插会带兵的阁臣。

严世番瞬间想到很多,之前他还只是猜测皇帝为什么捡拔魏广德,现在基本上是肯定了,就这么回事儿。

想到这里,严世番心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现在正在浙江的胡宗宪。

是的,在曾铣死后,大明朝文官队伍里如果说还有人懂军事的话,就只有胡宗宪一人,现在他还在江南带兵剿倭寇。

不过胡宗宪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年他殿试成绩不行,所以在刑部观政两年后直接被派到山东担任一地知县。

所以胡宗宪入阁,其实也是有一点点障碍的,他不是翰林出身,虽然翰林入阁不是必备条件,可总归还是会少许多支持的声音。

不过,胡宗宪从县令做起,历任监察御史、巡按御史、巡抚直至总督南直隶、浙江、福建等处军务,成为一位真正的封疆大吏。

不过阻止胡宗宪入阁最大的障碍,其实就是他现在的主要工作,那就是剿灭倭寇。

如果他能完成剿灭倭寇这个任务,入阁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可倭寇能剿灭吗?

剿不灭,胡宗宪入阁也就没有基础,根本不可能成功,皇帝不会点头,大臣们不会同意。

这次江南因为剿倭加征粮饷的事儿,胡宗宪已经得罪了大批江南官员,更别说在地方上已经声名狼藉。

严世番摇摇头,胡宗宪看来是入阁无望了。

不说剿灭倭寇,那玩意儿能剿灭吗?

这个时候,严嵩和徐阶都在看着他,他之前说了一段寻章摘句的出处,他们都是明白的,只是最后严世番倒吸冷气的动作他们有点看不懂,都在等他给出答桉。

貌似,严世番又看明白了嘉靖皇帝的意思,不愧嘉靖皇帝口中的“第一鬼才”的称呼。

接着,严世番就把他分析的嘉靖皇帝的意思给他们解释了一遍。

没人点拨,有时候半天都想不明白,有明白人稍加点拨,他们瞬间就想明白是怎么个意思了。

“那就把那份奏疏送进去吧,另外我派人知会下文蔚,让他别再说这事儿了。”

徐阶对严嵩说道。

嘉靖皇帝就这么个爱好,喜欢写条子让人猜他是什么意思。

这次的不管怎么说还是一句成语,有复杂的几个十几个字儿完全不知所云。

还好有猜谜大师严世番在内阁帮忙,基本他都能猜出皇帝的心意来。

这也是严嵩能八十高龄还屹立朝堂不倒的根本原因,他能体察圣意,不是揣摩,是体察。

徐阶自然还没这本事,所以他只能紧紧跟随在严嵩身后行事。

魏广德乘坐马车回九江会馆,不过这次在路过翰林院的时候魏广德先下车进去了一趟,想看看现在掌院尹台尹大人在不在公房里。

和陈矩告辞,陈矩还想在外等他的,可魏广德笑道,今晚怕是有同僚聚会,一时半刻是走不了的,陈矩这才叫车夫驾车离开。

还好,运气不错,尹台今天没有詹事府,还在翰林院中,见到魏广德过来微微惊讶道:“我还说派人知会你一声,刚刚回来,可以歇息歇息,我这边先给你放五日假。”

“下官见过尹大人。”

魏广德急忙行礼,很恭敬的说道:“刚才陛下召见,顺路回去就说进来请示下,看我什么时候会院里当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