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因材施教挑大梁

三千道机 世心易 1717 字 4个月前

李修摆了摆手道:“我们要从现实出发,不是做做样子!现实是支持精神向往的根基!眼下书院虽说已经渡过一些难关,但还不足以让大家打从心里接受我们的方针,未来那支标杆,是一种精神的向往,我们必须干出成绩,让大家无话可说,需要一个过程,改革需要教育,大清算前不说了,大清算后的这千多年来的思想根深蒂固,没有那么容易!”</p>

“是啊,这就是瀚辰书院的那股思潮始终没有腾飞的原因,教育不是耍嘴皮子,而是要用更多的实际的成功案例,让大家的思想都朝一个目标努力和奋斗,拧成一股绳!”庞古表示认同。</p>

李修道:“其实也没那么难,人和牛的区别,是人不需要那根绳去栓头,只要给他们提供一片草原,他们就会将各自的想法落于实际,百花齐放。我们眼下需要做的,不是在新学的规章制度上做多大的文章,那只会适得其反,而是先提供这个草原一样的平台,彻底让瀚辰书院,包括瀚城的百姓的思想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先达到地方上的百家争鸣,这才能让这股思潮发生一定程度上的质变,形成龙脉。新学的推广因此也就有了契机,标杆的事情也就不再是一句空口白话!”</p>

庞古仔细思考着李修的话,片刻后才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你的方向是对的!过去我做的事情,实际上有些偏离正道。新学不是具体的修行法门,而是你所说的这一片草原,简单的说,新学实际上就是提供一个平台给大家!过去我的想法还是局限在一门一派,看似有教无类,很大程度上做到了效法天地,包容众生,但还是以法门为根本的主心骨,书院的学生最多也只能在修行的过程中,身心愉悦,却不能根本上解决他们存在骨子里的那种阶层的矛盾和解决思想上的奴性!”</p>

“完全正确!”李修笑道,“这就是我们必须提供给众人的一个相对自由的平台的原因。纵观古今历史,新朝推翻旧朝,是本着打天下,坐天下,吃天下的目的,始终是换汤不换药。教学也是如此,要以人为本,民众的创造潜力是无限的,所谓的有教无类,不是局限在接收外族,就代表有教无类,而是让人们的思想得到开化,这一点,用办学的方法来实现地方上的统一,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成功了,就可以让这批民众化整为零。有了这个理想和抱负,人们自然而然地有了主心骨,萌生出完全属于自己的向往和追求,这是任何法诀都难以强制扭曲的东西,当然了,我认为也是克制魔心的正心之法。”</p>

“按照你的这个构想,这片草原,最根本的东西,要保证人人有地,地地有人才行!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要做到这一点,难度不小,有地才是实现经济基础的最重要的一环!”庞古给出了点睛之笔。</p>

李修道:“这就对了,这条路没有捷径,必须稳扎稳打。通俗点说,世间灵性的所有生物,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p>

“什么目的?”</p>

“获得满足。”</p>

“如此简单?”</p>

“并不简单,人和动物在本能上是完全一致的,饥饿了就要吃,吃了就思淫欲,淫欲后就要睡觉,睡了就要拉撒。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是建立在本能上的满足,谁也不能例外。世间灵性生物的物种何止千万,都是依照这样的规律来生存,人虽然是万物之灵,但绝大多数的人都麻木不堪,沦为诸多器官的本能的奴隶!这种规律从繁衍生息上来说是主流,但从生物进化或者修仙角度来看,却非常不利。从《解尸论》上看来,如今的人族实际上有很多功能都退化和消失了。打个比方来说,如果修仙界在末世法劫中,完全泯灭,很可能未来的时代的幸存下来的人族,在新时代中,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族的外形或者内部器官、经脉、结构等,会再度发生一些变化!等于是人在做本能器官的奴隶的同时,因环境、气候等因素,基因也在缓慢异变,但是这种进化是非主观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