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页

这话又让郑昭的心头一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句旧帝国的老话,当时因为狄人和倭人屡叛,故有此说,可共和国号称的人人平等、不分族类。事实上这条政策贯彻得很好,现在共和国的官吏中也有定居在中原的异族之人,丁亨利就是最好的例子;至于尉迟大钵这样的名画师,更是没人把他当狄人看待的。可是这句已经没人说的话居然又从竭力坚持人人平等的大统制嘴里说出来,郑昭不由又是一阵晕眩。

共和国虚伪。五德营在败北后也曾这样向民众宣传,但当事实证明他们只是在造谣,民众当然不去相信他们,使得他们在中原立不下足,一退至朗月省,再退入西原。可是大统制这话若是被别人听到,简直就坐实了五德营造的这个谣言了。当真言多必失啊,怪不得大统制在人前十分谨慎,这荷香阁内室也少有人进来。郑昭勘酌着词句道:“只是,这样也不至于让共和国到了生死关头啊。”

“郑兄,你真是天真!”

大统制打断了他的话。在郑昭面前,大统制向来是难得的和颜悦色,可现在他的神情分明与在议府发言时一般无二了,公事公办,面无表情。大统制把茶碗放在了几上,低声道:“你难道没想过,一旦丁亨利进入西原,真的与叛军合二为一的话,会有怎样的前景?”

丁亨利用兵,不逊于那个人。当初五德营强极天下,也只有丁亨利顶得住他,否则以那时共和军的兵力,早就被五德营消灭了。大统制最担心的,就是五德营重新得到一个不亚于那个人的统帅,再次成为他的噩梦吧?郑昭心里不禁开始呻吟了。这种想法实在是多虑,连他这个与丁亨利交情不算太深的人都相信丁亨利不会这么做,不要说与大统制交情莫逆,从一开始就跟随大统制的丁亨利怎么可能倒戈相向,毁掉自己亲自参与建立的事业。难道大统制为了自己的疑神疑鬼,就对几十年的老朋友和老战友下手?现在他都有些担心了。从与大统制的交情来说,自己与丁亨利可以说不相上下,不过自己是文官,大统制多少对自己也更信任一些,更因为那个人是自己手擒的吧……然而假如真有一天大统制对自己也起疑了,那自己自以为是大统制多年心腹的这点自信就实在靠不住。

大统制当然不知道郑昭此时在想什么,仍在低声说着:“那支叛军是只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不能把他们彻底消灭的话,迟早会死灰复燃。这些年来我好几次晓之以理,要丁亨利放下私情,以国事为重,为共和国解决这个心腹大患,可他就是不听,现在甚至提出这种要求,难道还不能看出他的真实用心吗?哼哼,我已经得到过密报,这些年他对西来之人特别有兴趣,多次打听叛军下落。那时他没有异动,我也由他,现在他居然摆上台面来了,岂能再容他胡作非为!”

丁亨利的确该死。郑昭心里在呻吟着。也许,大统制的决议才是上上之策,乘着五德营还没有死灰复燃,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消灭他们,彻底解决隐患。他道:“南武兄,只是你为什么定下出兵之议不先告诉我?出动重兵不是易事,谋措军费就让人焦头烂额了。你若早些告诉我,我在定明年的国策时就可以将这一笔开支定下来。”

大统制笑了笑,“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我让人直接给你的文书,好让旁人尽量少牵涉进去。出兵以前一定要保守机密,让叛军自以为得计,你要知道他们这些人无所不用其极,在共和国一定还留有密探。我把决议传给你,就知道你一定会过来的,也正是为了要你再做一件事。”

“是什么?”

“尽快找出叛军的耳目。”

大统制说着,从怀里摸出了一个金币。确切说,是半个,而且是用种锯齿形的利刃切断的。郑昭接过来道:“这是什么?”

“到时会有人拿着另外半个来找你。此人是我安排下的影忍,到时你要给他提供方便。”

影忍是刑部的一个秘密机关,专门破获那些妄图颠覆共和国的组织。在共和国初建时期,这种组织有不少,大多是些前朝遗老搞起来的。影忍平时打扮成平民,在各地活动,专门搜集各种集会之类的情报,一旦拿到证据,刑部就派出人员缉拿。不过影忍一直与刑部联系,国务卿府定的是全国的国策,要和影忍联系尚属第一次。郑昭怔了怔道:“是要经费吗?”

大统制摇了摇头,道:“影忍自有经费来源。我要的是你给他们提供方便。”

郑昭心头猛地一动,低声道:“难道国务卿府里也有五德营的耳目?”

他的心已经提起来了。当看到大统制微微点了点头时,郑昭更是如同浸在了冰水里。不过,在这种彻骨的阴寒中他也有一丝欣慰,因为至少可以说明,大统制并不认为自己与五德营有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