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迪文听得郑司楚的声音,又惊又喜,叫道:“司楚!”有个将领催马上前,应声道:“末将中军第一队队长,翼尉沈扬翼。郑参谋,你可有上将军将令?”
这沈扬翼生得面如鹰隼,两眼极是明亮。中军共分十队,这里大概只是一队人马。直接统领中军的是两个下将军,翼尉已是中级军官,沈扬翼领的又是第一队,当然是这里的最高指挥官。郑司楚在马上行了一礼,道:“沈将军,末将行军参谋,校尉郑司楚。毕上将军急令,命前队向前突围。”
沈扬翼道:“遵命。”
郑司楚曾得过共和国二等勋章,又是国务卿之子,他的名声在军中可以说不下于毕炜,沈扬翼不认得程迪文,却认得他,但军中有急事交代,必须报出自己的军职、军衔,这是纪律,郑司楚也一丝不苟地执行。只是沈扬翼却也想不到,这个行军参谋此时其实是自行下令了。
程迪文也不知郑司楚是自行其是,方才他好说歹说,沈扬翼总是不听,郑司楚一来他就听了,不免有点讪讪。他见郑司楚已打马向前,忙靠过来道:“司楚,我们要冲锋么?”
郑司楚道:“不是,突围。敌人定会有阻挡,但这里会是虚兵。”
他说得斩钉截铁,可心里实是忐忑。五德营这连番进攻实在太出人意料了,那个布局之人实在了得,郑司楚虽然算定对方在远征军西面会虚张声势,可也不能十分确定。
此时四周皆是火光,到处都传来厮杀之声,敌军竟似从天而降,自四面八方围住了远征军。火牛狂奔,飞行机轰击,这两波攻势已大乱了远征军的阵脚,此时突如其来的奇袭更是给了致命的一击。本来远征军虽然损失惨重,终究还能抵挡,可这时毕炜也被震晕过去,诸军失去了统一的号令,已乱作一团。程迪文扭头看了看身后,道:“司楚,毕将军恐怕被围了,要不要回去接应?”
郑司楚摇了摇头:“没有用的。”
中军一个队,满员是三百人。沈扬翼这个队是骑兵队,但并不满员,也就是在两百多人而已。前两波攻势,损兵大约在千人左右,现在那边起码还有三千人以上可以动用。无论如何,这三千人也是自保有余,可听声音却已成一面倒之势。
兵败如山倒。任你是千锤百炼的精兵也不例外,一旦败下阵来,同样不可收拾。对百战百胜的毕炜落得这么个下场,郑司楚虽然一直对他颇存看法,心中也不免黯然。现在这两百多人掉头杀回去,充其量也只是给败退下来的远征军阻挡片刻而已。就像一团熊熊燃起的烈火,一盆水只会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
沈扬翼这时打马靠过来,道:“郑参谋,上将军给你什么急令?”
郑司楚道:“一往无前,直取楚都城。”
做梦!程迪文简直要失声叫出来。当五千人整装待发,毕炜也以持重为上,不敢直取楚都城,现在这两百多人倒可以了么?沈扬翼脸上初时也有些惊愕,马上展颜道:“好计!不愧为上将军之策。”
应该是好计,这可能是现在唯一的反败为胜之机了。五德营大举奇袭,出动了这么多兵力,楚都城一定十分空虚。假如毕炜还和他年轻时那样惯于猛冲,那么五德营这条奇袭之计就会作法自毙,楚都城早已破了。敌人竟然敢如此大胆,设这个空城计,郑司楚也一直不曾料到,只有听到四面八方都遭受攻击了才算明白过来。现在虽然晚了点,却也并不太晚,可惜的是冲锋弓队在中军受攻之时已全数回援,否则这条反攻计的赢面要多好几成。
现在只有两百余人……要用这两百余人攻下楚都城,虽然是行险,却也并非不可行。假如毕炜能够咬住五德营的奇袭队,那么他们就失去了立足之本,那些跟随五德营的小部落必然树倒猢狲散,最终胜利还是属于共和军。就算毕炜被彻底打散,五德营遭到的损失也不会小,想要夺回楚都城也将付出极大的代价,后继的三千人赶到的时候,他们终究要难逃一劫,所以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拿下楚都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