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页

“这些就是肖遥成年以前,xy发表的所有歌曲作品,所有这些作品的出现节点,全都是与肖遥本人或者是他的家人,也就是我和嘉颖有关的。”肖思齐最后总结道,“从这一点上来看,够符合逻辑了吗?”

“哇~”台下的媒体记者们发出了一阵惊叹声。

通过肖思齐的这么一番梳理,大家发现这个xy有作品问世,还真就都是和肖家人的事情有关的。除了肖思齐肖遥父子参加节目、肖思齐出专辑、肖思齐和叶嘉颖结婚、叶嘉颖出专辑、叶嘉颖和肖遥参演电视剧这些事情外,xy真的就是动辄几年的沉寂。虽然那首《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这首歌给到另外一位女歌手演唱算是一个例外,但是从时间上来看,那首歌出现的时间和叶嘉颖专辑发行的时间相差也不多,肖思齐说那首歌原本是肖遥为叶嘉颖准备的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有一个问题。”又一位记者站起来发问道,“你刚才列出的xy的音乐作品只是到肖遥十六岁为止,肖遥以自己的名字发行的第一张单曲也正好就是在十六岁左右。为什么?十六岁这个时间节点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肖遥真正进入娱乐圈,进入公众的视线,其实是以演员的身份,《凌云志》中的‘承影’那个角色。”肖思齐道,“虽然他拍那个电视剧的时候才十五岁,可到那部电视剧播出的时候,他已经差不多十六岁了。在那部电视剧播出之前举行的看片会上,我们从媒体、评论界人士和电视台购片负责人对他的评价中知道,一旦这部电视剧播出,他出名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肖遥曾经在《涛涛不绝》的采访中也对陈涛说过,出生在我们这样一个家庭,总归是免不了和娱乐圈发生联系的。他给自己定过一个奇葩的规定,十八岁成年之前尽量不以明星的身份出现在媒体上,这与我们当初取xy这个艺名的初衷是一致的。后来因为看到《凌云志》剧本中‘承影’的那个角色忍不住,肖遥就提前了两年,十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走入聚光灯下应对媒体和大众,生活发生变化的心里准备。既然他已经做好了出名的准备,我们自然就不必再继续用xy的名字,而是用他的本名来发行单曲了。”

“既然肖遥已经做好了成名后的准备,为什么那时候不公布他就是xy的事情?”那位记者又接着问道,“还有,既然肖遥都已经用自己的名字发过专辑了,为什么去年还会有两首以xy署名的影视歌曲出现?”

第254章 十岁的摄影师

“这是我的决定,所以我来回答好了。”肖遥又接过了话头道,“首先回答你前面一个问题。虽然我十六岁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出名的准备,但这和我要公布自己就是xy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啊!”

“演了《凌云志》中的‘承影’这个角色后,我知道进入媒体的聚光灯下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肖遥接着道,“《夜空中最亮的星》这首歌第一次公开亮相是在我初中的毕业典礼上。既然我那个暑假注定会因为‘承影’而出名,那首歌又是我送给初中同学们的歌,所以就告诉了同学们那是我的原创,没有再用xy的名字。那首《我的麦克风》是我和同学在ktv唱歌的时候有的灵感,他们已经听我唱过其中的片段,也不可能说成是xy的作品了。

有近千人在我的初中毕业典礼上听过《夜空中最亮的星》这首歌的现场版,后来网上也有我初中毕业典礼唱歌的视频在流传。既然很多人都知道了,我就在完成了《我的麦克风》后顺势在那个暑假里以自己的名字出了单曲。不过,即便我正式出道了,也不表示我就要告诉大家xy就是我,因为我根本就不需要xy的光环来帮我吸引关注、制造话题、提升知名度。”

听到肖遥这么说,不少记者在心里暗暗点了点头。的确,肖遥头上的光环的确是已经够多的了,作为一个名字几次从媒体娱乐版横跨到社会民生版去的少年明星,肖遥根本就不缺知名度。而从他不爱接受采访,对待绯闻的态度等等行事作风来看,他还真不在乎xy的这个光环。

“还有,”肖遥继续道,“留着xy这个名字,也有一些额外的好处。这就要说到刚才问的第二个问题了。既然我都已经发过专辑了,为什么去年的《与缘情书》和《刀剑如梦》两首歌还会用xy的名字,而不是干脆用我自己的本名?因为这两首歌不是为了给龚晨或者我老爸发单曲用的,而是为电视剧专门创作的歌曲。

用不用这两首歌做电视剧的片头曲片尾曲不由我们做主,而是由那部电视剧的导演和制片方说了算的。他们征集那部电视剧片头曲片尾曲插曲的对象不只我们工作室一家,收到的歌曲肯定也不是只有我们工作室给出的那两首歌。为了确保我创作这两首歌能被导演和制片方选上,我就把这两首歌放在了xy的名下。”

“你的意思是说,你觉得xy的歌比肖遥的歌更可能会被电视剧的制片方选中?”那位提问的记者确认道。

“是的,”肖遥点了点头,“当时我自己本名下发表的歌曲中还没有专门为影视作品创作的歌曲。虽然我写的那首《iortals》也是一首动画电影的主题曲,但那首歌更多的还是以一个乐队作品而不是我自己单独一个人的作品出现的,而且那首歌是在我们乐队校庆演出的视频被电影的配乐师看到后选中的,也不是专门为电影创作的。还有就是,那是被一部美国动画电影看中的英文歌,对华夏国内的影视剧导演好制片人有多少影响力,我也无法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