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页

鲜食是便利店所有产品里最赚钱的,小康的鲜食中有一项重要产品,就是724的招牌,关东煮。这个玩意虽然赚钱,但是消耗人力,因为用户购买的时候会不断的想,店员只能耐心等候。

特别是在促销的时候,因为同一时间可能会出现多种促销方案,用户还要比价,对心算是一种考验,对店员的人力更是。特别是高峰期,对店铺简直是一种折磨。

所以最优方案是用机器人取餐打包。这个操作只要机器人给力是肯定可以完成的,因为关东煮是模式化的,各种煮物都很容易捞起来,按照规则摆放在井格锅里,机械手完全可以完成,只要锅不作妖机器人甚至比人捞的快。这样只需要一块触摸屏,用户就可以自助操作了,能够极大的解放店员的人力。

虽然说,这有用机器人抢占人类工作岗位的嫌疑,但机器人进入全面大规模的服役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了,未来生活中将越来越多。做企业的只能拥抱,不能螳臂当车,必须要有超前的意识。

这一点别说企业,个人也是一样的。君不见,西湖畔有个房虫在阿里菜鸟物流基地旁边盘了五套房,准备收割阿里员工的房租,然后发现园区里边全是机器人?这就是没有超前意识的代价。

这个情况无论楚垣夕也好,杨成也罢,还是目前处于顾问位置上的杜恤,所有人都非常清楚,但是谁能提供这个机器人服务呢?小康肯定是不可能自己去研发机器人的,即使是机器人的软硬件技术也不可能,如果楚垣夕打算这么做,那就跟goro决定进军无人机一样,是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

实际上小康虽然配置了五支研发团队,但对外的需求仍然非常大,比如说视觉方面,虽然周鸣钧本人就是ai视觉方面的老牛,但楚垣夕宁可阉割他在视觉方面的能力,也不会单独开一个视觉方面的项目组,而是让他兼管ai组和vr组,未来开发ar也归他,但是不会单独做视觉,因为做不起。

要做视觉就得做一整套,得有做出一个奇服科技的雄心才值得去做,其实跟做机器人的体量差不多,都是吃饱了撑的产生了幻觉。

所以小康肯定需要许多tob的企业为其提供各种解决方案。

具体到机器人,奇服科技说他们能提供一站式服务,而且听说小康是准备大规模使用自助方式管理店面的,所以希望建立战略级别的合作关系。

天朝的724类便利店虽然多,但在鲜食环节还没有任何人使用机器人,也不知道用户是否能接受,杨成本来只想采购一批试一试,战略合作什么的没想过,但是对方提出来了,而且显得很有诚意,因此他把合作意向做成报告打到楚垣夕面前。

结果采购一站式解决方案的计划顺利通过,战略合作需要“研究研究”。

物流的合作计划同样非常大,甚至更大。因为要在物流上烧钱,张健成了这段时间小康第一吃金大户,支出超过全部研发费用的总和。那他经手的钱花在哪呢?一方面是人力和运力系统,另一方面就是仓储系统。

仓储系统,国内做的最好的是做物流机器人的战神科技,不久之前这家企业被奇服科技并购了。

这起并购案让楚垣夕深感可惜,因为战神科技确实非常优质,成立两年的时间就拥有了相对成熟的产品线和不俗的研发实力,而且推出的智能仓储系统采取机器视觉以及高精度传感器,可以实现仓库内部区域厘米级精确定位和导航。

简而言之,战神的仓储服务系统按吹牛所说可以和米国的亚马逊的机器人仓储相提并论。结果没等到楚垣夕牛逼起来,已经被奇服科技捷足先登给吞了,何等卧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