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页

时间进入四月,小康庞大的里程碑1已经接近收尾阶段,马上进入里程碑2。公司内各个部门在刘璐的调控下井然有序,目前已经完成了单车的首批生产和调试。店铺装修晾房准备投入使用,员工培训基本结束,但是店长人选还没全部确定,楚垣夕准备把这个大权下放给杜恤。

廖星星和杜恤之子杜泽涛的地推队伍也组建完毕了,因为距离开店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此时已经全体出动开始预热。

比较意外的是车位桩难搞。国内一直都有共享车位桩创业,所以楚垣夕感觉玩抢车位应该和原世界中一样,没毛病。结果真到联络的时候发现现在和原世界中差了两年,环境不一样了。

原世界中车位桩创业者还在做toc的生意,而且比较零散,是主动找订单的状态。现在这个极度细分的产业变得集中度巨高,而且别说toc了,连tob都不太做,几乎都是to公共,比如实现小区内的错峰泊车之类的。因此对于小康要求的订制化服务不感冒,当然,主要是因为量太小,一共才不到一百个的订单,不稀罕。

这事归店面系统管,但是居然拿不出解决方案来,气得楚垣夕拍桌子,把负责店面系统的杨成喷了一通:“为什么等到拿不出解决方案的时候才报告?发现困难的时候就应该直接请求帮助,这特么不是你的权限能解决的问题!”

小康要求的订制化服务是要嵌入自身系统的,成为小康生活a内第一个可交易的资源,要有客户端的竞价、购买、出租、货币流通等等功能,所以没法使用现有任何车位桩a的ai接口。因此,即使小康愿意为订制化单独付费,奈何对方不愿意,这事就卡住了。但是总不能自己找代工造车位桩吧?这更没有代工厂肯接单了。

所以楚垣夕有长痛和短痛两个办法来解决,最终选择了长痛,加大订单,加到对方愿意进行订制化服务为止。

第0810章 时代洪流

车位桩算是里程碑1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与之相反,楚垣夕本来以为会很艰难的谈判却比较简单,就是跟供货渠道的谈判。

当初原世界中做小康的时候,同样是因为初期的体量太小,十多家店铺的规模小到跟夫妻店差不离的程度,大的供货商都爱搭不理的,而小康对包装鲜食的要求还挺高,希望日内多次补货,遭到很多白眼。

结果可能是经济严寒的缘故,连全时这种大型连锁便利店都开始撤店或者收缩经营范围,使得小康提出需求之后迅速被响应,一副您要货您说了算的气势,反而成了最容易解决的环节。

除此之外,其它问题都是公司内部的问题,比如五个it团队的研发进度问题,比如物流体系和鲜食加工厂的问题等等,里程碑1还有几天,正好全部收尾。

说起来,小康是五个it团队,但其实不止5个,因为a团队是个超大团队,比如骑行模块和支付交易模块从规模上其实都是可以单独拎出来作为团队的。

而这个里程碑中骑行模块是重中之重,因为其它模块一旦dey了都可以不上线,唯独骑行不行,单车是小康的脸面,既用来获客,又同来打响知名度,是必须第一时间上线的。

这就是任命苏顾为整个a团队leader的原因,他是骑行方面的专家。

不过小康里程碑1的骑行显然来不及开发完整的带地图功能的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