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垣夕一看就知道不妙,三根手指敲桌子,这是袁苜的习惯性动作,打算找借口告辞的前兆。
他立刻目视白沙,说:“那我就越俎代庖一下。首先,白沙你现在不清楚自己的价值,一直在向爆文方向发力。你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写爱国性质的时评,而是时评事件i化。你能用隐喻的方式把事实套到各种名著上边,把人物对应到历史名人身上,再进一步,就能把它们组织起来,就像……嗯,就像《儒林外史》那种结构,写成人物的群像。”
袁苜开始分散的注意力立刻就被拉回来了。白沙也听懂了,立刻剧烈的点头。
“这个工作很难复制,别人即使知道了你的套路,因为没有你的才能,也做不出来高质量的内容。那么这个工作完成之后,价值怎么兑现?”楚垣夕对袁苜的反应比较满意,但仍然对白沙说:“你知道李小巫吗?”
“李小巫……耳熟?也是写公众号的?”
“对,她今天没来。李小巫去年写了一篇和大地震相关的爆文,就一篇,现在已经拍电影了,我刚才查了一下,已经杀青,就等五月份的正日子上映。”
“这事我知道。”袁苜说,“我还差点投了这个项目。”
白沙继续点头,点头已经成了他的新常态。
“李小巫的例子说明公众号爆文是有改编潜力的,因为她有用户,有传播度,而且有内容。如果你能把时评变为时评i,那么,就相当于把分散的各篇文章变成一个整体,把这些文章的读者和传播度拧成一根绳,未来力度只会比李小巫大。这个题材虽然改编电影电视不太可能,但是改编成动画漫画则是完全有可能的。”
“种花家!”袁苜和白沙顿时异口同声。
袁苜突然感到这事有很大的空间去发挥,因为白沙的每篇文章都有数万点击和接近十比一的赞,这还是推广并不给力的情况下,说明他的文章本身有价值,有推广的潜力。在拍钱运营使得影响力扩散的情况下,白沙已经有这么多篇现成的爆文了,一旦这事做成了,他的自媒体帐号的影响力会呈几何级数爆炸。
“对。《那年的种花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变现,而且严格来说和我给你设计的这套方案也不是一个类型,你这个更散一些。但是你这个i做成之后显然是可以变现的,因为它具有交易价值,比如说卖出动漫画版权的价值,这就是你赚钱的前景。”
楚垣夕吐了一口气,接着说:“那么你这一次融资的目的,就是拿到足够的钱,注册成正规的公司,雇到合适的人,帮你推广,帮你注册知识产权,帮你商务谈判,最终办成这件事。融资要做的事很多,需要多少钱得算清楚,明白了?”
“明白了,我应该开录音回去反复听。”白沙其实没明白,反正已经说到这了,干脆问道:“楚哥,要是你来做的话你怎么做?”
“如果是我来做的话,我需要的资金会更多,我会找动画承制方做出两集动画来试水,拿到市场数据之后才好推动做下一轮估值。要找平台对动画进行推荐,要找水军公司炒作这件事情。要做到这些,还缺一个关键的运营团队,这些事情都需要运营团队来协作。”
“停!”袁苜一摆手,没好气的说:“你别把别人带沟里去。你这是看一做二,没有几个人会像你这么做的。”不过袁苜也不得不承认楚垣夕的玩法更完善,但是支持这个完善的玩法需要强大的自信,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