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幸,面对整个欧洲针对中国商品的讨伐,e-nca保持了沉默。他们以碰撞数据还需要调整统计为由,拒绝了提前公布的请求。
可能面对群情激愤的舆论,e-nca并不想参与到漩涡之中,又或者他们有着其他考量不愿出面,总之韩皓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帮助。
其次,对不经调查便把中华集团纳入碰撞不合格企业内进行大肆报道的媒体,韩皓请了律师团向他们发出律师函,要求他们更改报道并道歉,不然到当地法庭起诉他们,要求巨额赔偿。
“该花的钱就花,不能老是习惯忍气吞声被人欺负,法治社会一切靠证据说话,失实报道对中华集团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我可不会当做没看到。”
韩皓打算运用当地的法律游戏规则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近些年以反倾销和侵犯知识产权为名,许多中国企业在欧洲遭遇到处罚和批评。他们大多都默默顺从接受,并未敢发出自己的声音来抗辩。
这次针对中国汽车的批评,当事人江铃和华晨都窝在国内忍气吞声,更加助长了欧洲媒体的大肆负面报道。
因为不敢出面应对,会被视为是心虚的表现。
但这一次,中华集团可不是软柿子,在确定进军欧洲战略时,韩皓就特意针对欧洲的游戏规则进行了调查研究,做了应对一些突发情况的预案,没想到如此之快就派上用场。
果然那些骂得最凶的媒体在接到律师函后,声音一下子小了许多,但他们依旧在观望,并不肯出面道歉承认错误。
他们没想到这个从未听说过名字的中国企业,竟然敢在欧洲跟他们堂堂正正对垒,并不如他们设想中好欺负。
于是暂时使出拖字诀方针,先看情况进展如何再做打算。
再次,针对欧洲的舆论危机,韩皓打算直接到欧洲媒体上对话澄清,为中华集团也为中国汽车业发声,更为中国制造来正名。
他特意找人联系德国影响力最大的电视台,主动要求进行访谈,在电视上回击针对中国汽车的质疑。
这可是绝佳的题材,在大家一致讨伐中国汽车质量时,竟然有中国人敢于出面对质,对方身份还是中国内地首富,电视台得知此事后如获至宝。
不用推测,现场直播当天肯定收视率会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