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下中华集团后,中石化也正式通知浙海省,同意在定海市投资炼油厂,并且还将视情况做进一步投资。
在油品之外,中石化作为化工企业,还盯上了车用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以及合成纤维原材料供应。这些是汽车内饰、轮胎、保险杠、油箱等零部件的主要原材料,中石化打算利用浙海这个汽车基地,打造原材料供应链体系。
“在油品合作之外,我们双方还可以联合研发新的合成树脂等化工产品,提供给零部件生产商使用,从而达到在研发阶段就全程介入的新型合作关系。”
在跟韩皓洽淡时,中石化老总王通海就如此表示道。
为何要不惜代价把中华集团拿下,就因为中石化将自己的定位不止是只卖汽油、润滑油的厂家,还要成为深加工的上游原料供应商。
在定海建立中石化基地,今后可以就近为汽车产业提供原材料,从而把握这个庞大的汽车产业市场。
在跟中石化接触时,韩皓还跟德国大陆集团联系,他们的马牌轮胎准备进入中国。
中华集团每年消耗轮胎数百万条,一直没有固定的供货商。
马牌算是不错的选择,而且他们跟宝马集团也有合作关系。
轮胎也跟汽车润滑油一样,每个汽车强国都有自己的品牌。米其林是法国货,常年占据全球榜首位置。普利司通来自日系大本营,依赖本土车企跻身前三强。固特异是美国车企的御用轮胎厂家,德系车爱用马牌轮胎,意大利有倍耐力,至于韩系车都用本国货韩泰轮胎。
不过对江州市长薄东风来说,他更想把江州橡胶厂,也就是刚重组的中策橡胶集团搞大搞活。
江州橡胶厂成立于1958年,是国有企业,早年为凤凰、飞鸽等自行车厂配套单车轮胎,后来进入汽车轮胎市场。
但在改革开放后,面对外资轮胎品牌的大举涌入,江州橡胶厂演变而来的中策橡胶集团举步维艰。尤其是台湾的玛吉斯,新加坡的佳通轮胎在中低端市场跟国产轮胎厂竞争,进一步压缩了国产轮胎厂的生存空间。
中策橡胶这个企业名可能国内许多人感到陌生,但说起其明星产品“朝阳轮胎”,可能就许多人会有印象。
在国内轮胎领域,朝阳、三角、回力、双星、风神等品牌,都是当年的老国企打下的知名度,大家相互在中低段市场厮杀。至于高端市场,都被外国品牌如米其林、普利司通、马牌等占据。
“抱着金饭碗,却吃不上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