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里当然非常委屈,自己一向来诚实经营,依法纳税,坚决不钻口子搞特殊,现在却在某些媒体口中成为了不择手段侵吞国家资产的小人。
更意外的是,从富豪榜这个线索发起,全国又一次小范围掀起了“到底中国是姓资还是姓社”的讨论。
所幸,中央意识到思维混乱会引发严重社会问题,保持国家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
《向所有靠勤劳和智慧合法致富的人致敬》,一篇由《南方周末》刊发的社论吹响了主流思想的基调。
“在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富豪的诞生,是全社会选择的结果。作为消费者,我们中的一部分选择了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作为劳动者,我们中的一部分选择了他们提供的工作机会;作为投资者,我们中的一部分选择了他们提供的股票。
我们想说的是,富豪不是我们——普通人甚至穷人——的对立面。在一个拥有公平、有效的富豪形成机制的社会里,也就是说在一个谁资源配置能力更强谁就拥有更多资源的社会里,普通人和穷人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享有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机会,更多更好的工作和投资机会。
正如许多有识者已经指出的那样,在面向市场经济的渐进式转型中,起点不公平和规则不公平已经成为一种基本存在。所以我们尊重人们对富豪的普遍的保留情绪。但是我们还想说,需要消除的是起点和规则这两种不公平,而不是富豪。”
接下来,《人民日报》也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姓资还是姓社其实是一个伪命题》。针对中国出现富豪现象便一厢情愿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思想进行了严厉批判。
“企业家也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经营,勤劳致富,努力创造社会价值,国家提倡并保护这样的企业家。只要中国现有政体不被改变,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制度,就永远是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国家!”
《坚决不能开历史倒车,富豪的出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警惕仇富思潮,劫富济贫思想如今当休矣》,《发展才是硬道理,只要不断改革开放才能破除财富分配失衡的根源》……
在全国主流媒体介入下,很快正确认知财富,尊重每一个勤劳合法致富的企业家成为全社会共识。
一直徘徊在韩皓头上的乌云终于散去,阳光开始播洒在他的身上。
《人民日报》特意用了一个整版专门报道华夏工业集团的发展史,其中披露了韩皓个人奋斗的经历,《奋进中的特大民营企业——华夏工业集团大事记》。记者采访了许多跟韩皓有关系的人物,从他的老师、父母、员工、经销商到地方政府官员,还有来自国外的合作伙伴,把一个年轻有为的青年形象栩栩如生刻画在报纸上。
另外,韩皓热心公益,大手笔捐资助学,回馈社会的善举也一一列举出来,证明他尽管拥有了大批财富,但依旧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东方时空》也单独做了一期韩皓的节目,多年来节目组一直坚持追踪记录,保存了大量真实视频资料,把韩皓当做中国的一个典型人物每年都来拍摄报道。20年为期,从韩皓身上记录中国经济发展的变迁,节目组一早就定下了这个目标。
口说无凭,视频为证,全国观众从央视记者的镜头中,看到了一位亿万富豪的真实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