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页

造车[校对版] 榕之子 1595 字 2022-11-05

“我想问下,你真的只有20岁,没读过大学吗?”

新华社国内经济采访部主任李国安在问答环节率先举手发问,从外界只言片语传闻中,这个年轻老总是一个没读过什么书突然找到金山般的暴发户。

“我即将21岁,眼下在浙海省工学院读大二。由于系里批准,所以我属于半工半读状态。因为太忙,上个学期挂了科,估计这个学期还得挂,补考老师见到我估计都不需要核准身份了。”

“哈哈——”

韩皓幽默的回答让在场人士不由笑出声。

“我拜读过李主任您的文章,对您大力呼吁发展中国私人轿车产业政策的看法我十分赞同。但凡发达国家无一不是建立在车轮之上,远的如美国西欧,近的如日a本韩国,都是我们的榜样。中国提出要建设小康社会,那么车轮迟早会普及进入千家万户。现在不是坐轿子时代靠人脚抬,而是靠机械车轮滚滚向前,快步迈入小康社会。”

“我发现你虽然是做摩托车的,但嘴里却一直离不开汽车,是不是以后要打算进军汽车产业啊?”

想不到一时畅快所言,韩皓不小心把心底里的秘密漏了风。李国安发现了韩皓的倾向,特意问道。

“现在我专心做好摩托车,至于今后会不会两轮变四轮,就只好交给未来回答了。”

“汽车行业不是那么简单,我一路来见证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国家倾尽全力才勉强搞出一点成绩。私人造车我个人是不看好前景,你还是不要贸然涉足为妙。虽然比摩托车多了两个轮,但其中困难负责程度就连一个国家都难以承受。如果介入汽车零部件行业还可以,你们浙海省的万向集团就干得不错,万向节占据国内市场大半。就连他们这种在汽车行业沉浸多年的企业,都不敢轻言造汽车,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李国安看韩皓挺入眼,他语重心长劝道其不要轻易杀入汽车行业,死在这里面的个人太多了。摩托车行业来看也算是朝阳产业,如果华夏摩托在这里有所抱负,也能闯出一片天空。

谢过李国安的好意指点,但韩皓心中的造汽车梦却没有被打倒,反而更加激起他不服输的性格。到底行不行,试试才知道,何况自己一早就立下造汽车的意愿,早早放弃不明智。

韩皓接下来又回答了其他人的提问,这个时候大家已经不再把他看成是买单的冤大头,而是起了结交之心以朋友相称。

“有机会我们虎山再见,到时待我尽地主之谊款待大家。”

离别时,韩皓对这些媒体大咖们打招呼道。

“各位哥、姐,你们明年的个人广告任务小弟全包了,可不能分给外人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