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关机之际,亲戚朋友就打电话给韩永福,纷纷恭喜他教出一个那么出色的儿子。整整一个晚上,不单韩永福,就连王桂芬都接电话到耳朵疼。
第二天,登上央视舞台的华夏厂立即效果显著,门口来了许多附近地市经销商吵着要代理销售华夏摩托,更多有眼光的外地经销商还正在赶来虎山的路上。能被中央电视台报道,就意味着通过了国家认证,1994年人们还是异常信赖中央台的公信力。
韩皓跟郑南准备收拾行李回虎山,毕竟投标已经结束标王在手,接下来的工作还是要抓好产品质量和扩大产量。
但离京前一刻韩皓却被程凯叫住,紧急退了飞机票,另有要事安排。
第五十一章 沙龙聚会
“对不起,我们来晚了,失礼失礼!”
一进门,程凯就高举双手告罪,为何他要求韩皓退票,就是为了今天这一场聚会。
招标会后,程凯突然冒出一个点子,就是组织一批中央喉舌到地方采风,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巡礼中国民族工业22强”,以此对应在央视招标会上一掷千金的企业。
他这个主意立即得到几个中央级媒体朋友的支持,于是通过私下联系,大家组织起这一场沙龙聚会,顺便商量此事的具体落实情况。
为何中央级媒体如此热衷这件事情呢?
除了题材确实新颖有新闻价值,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央视日进斗金,身为同行的他们不可能不心动,甚至有红眼病的心理。
下海潮再一次涌起,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单位创收也成了为本单位职工谋福利的重要途径。毕竟现在全国上下兴起一片经商热,无数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办理了许多经营性公司参与市场竞争。媒体除了政府财政拨款,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广告。既然22家公司能让央视大口吃肉,那么兄弟媒体喝汤分一杯羹也是合理诉求。
来人的确都是手握实权的喉舌级大人物,人民日报采编室副主编、新华社国内经济新闻采访部主任、央视《东方时空》制片人、《经济日报》经济部主任……
大家齐坐一堂,共同论道,也是中央媒体圈的小范围交流会。
韩皓微笑着向程凯介绍的一位位掌握中国喉舌权力的媒体人问好,同时互派了名片留了交情。
程凯做人确实没话说,收钱公道做事超额,当然还有很大原因是看在胡一鸣的面子上。一般这样的圈子许多人想花高价都无法触及,但程凯却特意为韩皓引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