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笑笑:“唐四哥胸襟广阔,问的自然是这江湖道义的大事,我自知有几两重,对这些事就不敢过问了,此番来只是有几件小事想请教大师。”
“贫僧十方,不是什么大师。”十方摇头长叹一声。“我看明月姑娘一直对夏施主颇有好感,也还以为夏施主乃是自在洒脱的真性情之人,哪里知道也和那些江湖俗人一般在乎这等虚妄俗礼。”
小夏却是不慌不忙,也是叹了口气摇摇头,淡淡说:“一字之师尚且为师,解惑之德尊称一声大师那也是该的。何况禅门大德曾有案曰幡动风动俱都实乃心动耳。他人称呼你作大师,神僧,其实也非是真的称呼你,乃是称呼他自己心中那一点我相人相寿者相,你自己反而斤斤计较,才是真的着相了。大师不自知自查,却将这魔障屡屡推脱于旁人身上却是何道理?”
十方一呆,然后面上的笑容尽去,陡然一下站了起来,就在这树顶端上双掌合十对着小夏一躬身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夏施主这番话点破贫僧心中迷障,才真正乃是堪为贫僧之师。”
“客气客气,和尚何须多礼。”
“礼的非是施主,礼的乃是贫僧心中那一层明悟和感激之情。施主无须客气。”
小夏一笑,打打这些机锋玄虚正是他的拿手好戏,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和这位小神僧说话可比石道人那些老江湖容易轻松多了,也有趣多了。他想了想,说:“其实我此番来只是想问大师,大师是如何看明月姑娘的?”
若是向其他人问,或者是其他人问小夏,那这个问题可能会有趣得多。但唯独落在这位净土禅院的十方神僧身上,便有着一股说不出的凝重的味道。其实这个问题是小夏从第一眼看到明月跟着十方出现的时候就想问的,只是一直都没有很好的机会,他也想再多看看多观察观察,而到了这个时候却是非问不可了。
而面前这小和尚的回答却果然是很有趣的,他几乎是想也不想就说:“明月姑娘貌若天仙,冰雪可爱。贫僧一见之下更有种奇怪的感觉,似乎是佛祖冥冥之中指引着明月姑娘与贫僧有一段因果。所以贫僧一定会保护好明月姑娘,不让她在这风波诡秘的江湖上有任何危险。”
“……”小夏想了想,决定再问得直接一些:“那大师觉得明月姑娘那一身佛门法术如何?”
“虽然运用之上还有不少生涩,远未到我禅门法术所应有的心意圆融,佛我合一的地步,但能在这般年纪就有这等修为,明月姑娘的天资也算是百年少有了。”
小夏干脆直接问:“……那大师可看得出明月姑娘的师承?可是和你净土禅院有关么?”
十方一笑,还是那样想都不想,好像理所当然的一样直接回答:“明月姑娘一身修为虽定然是我禅门一脉无疑,但具体出自哪里,这又如何看得出?如今天下禅门虽首推我净土禅院,但自白马西来,世尊大法广传天下数百年,分支流派何其多也?若是遇见个修佛参禅的便落到我净土禅院头上,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小夏眯了眯眼。十方这些话既不直接说什么,却又好像透露出某些莫名的意思,当真是有意思得很了。
“不过话说回来,夏施主和明月姑娘相识许久,难道也不清楚她的师承么?”这时候十方却反问了过来。那一双大大圆圆的眼睛清清亮亮,好像一个不知世事的纯真孩童。
“……其实我与明月姑娘也只是不久之前在青州一处森林中偶然相识,之后才结伴来这青州,也算不得相识许久……”小夏斟酌了一下言语词汇,才缓缓回答,然后考虑了一下,又说:“……其实无论我道家还是佛门都有不少遁世潜修的高人,我觉得说不定明月姑娘便是哪位隐世的高僧传下的传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