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页

当然奏折的原本不是这样 但是翻译过来的意思差不多就是这样

加了点搞笑成分 比如括号里的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百度搜搜康熙的垃圾奏折

第90章

苏洛阳拿起眼前的折子, 大略的翻看了一会, 不是什么大问题, 只不过是萧乐为了谨慎, 所以才交予她来定夺。

她提起朱笔,在奏折上飞快的批下回复, 不消一会,便全数批阅完毕。将批阅好的折子累成一沓, 方才抬起头来, 看着眼前之人, 脸上全是歉意。

“西楚那边来了人,接下来的几日我应该会很忙, 没时间陪你了。”

西楚内乱的事情, 其实大夏这边一直都有插手,只不过动作不是很明显罢了。

苏洛阳所支持的是西楚淮安王那一派系的,淮安王楚安是西楚皇帝最小的儿子, 比较势弱,从前从未表现出要争权夺位的意思, 然而在他的几个哥哥们斗得你死我活, 两败俱伤之际, 突然之间却是异军突起,成了皇位争夺路上的最大一匹黑马。

苏洛阳会与之合作,看中的就是此人的性格与魄力,能藏匿实力数十年隐而不发,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就她本人所了解的资料而言, 此人确实是一个可以成大事的人,说的难听一些,会咬人的狗,是不会叫的。

而楚安的对手,则是他的三哥,楚南。

这是个马上王爷,手握兵权,将与他作对的几个兄弟全部清理完之后,没想到又冒出来一个最小的弟弟。原以为不过是个愣头青,能够随便打发了,却不想比起其它的几个王爷,手段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成了最棘手的那一个。

楚安和苏洛阳私底下早已达成了协议,苏洛阳全力助他登上皇位,待他登基之日愿意奉上边境富庶两城作为回报。之前西楚皇还在的时候,大夏不好大动作干预,然而几日之前,西楚皇毫无预兆的突然暴毙,驾崩之前留下的遗诏却是让楚安继位。

这其中不合常理的疑点太多,楚南自是不会因为一份遗诏就乖乖认命,再加上之前大武有宇恪的前车之鉴,他自是起兵反了。这年头,成王败寇,谁赢了谁就能撰写史书。

此时,楚安便是可以名正言顺的以西楚下任帝王的名义,向大夏递送国书,请求大夏派兵进入西楚境内,支援平叛。随着国书一起送来的,还有楚安一封亲笔信,其中所写不外乎是请苏洛阳不要忘记了当初的约定云云。

边境两城是当初应允的,可是当初的条件,并未包括要出兵相助。

如今想让苏洛阳出人又出力,边境两城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楚安自然也是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此次派了自己手下的第一军师前来大夏,全权代替他与之谈判。

“西楚的事情,你要插手吗?”西楚皇帝暴毙,萧乐虽然已经不在朝堂之中,但是这等大事也还是有所耳闻。况且她今日经手的折子,也有多数是关于西楚之事的。

这个事情她也仔细思量过,一年之内先是南越皇病逝,接着就是西楚皇暴毙。分散开来看也许是巧合,但是若是将事情一连串的串起来想的话,就能闻到一丝阴谋的味道。

萧乐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未免过于胆大了,但是她却忍不住不去这么想。

二位皇帝都是正当壮年,南越皇却是突然染上怪疾,药石无灵。最后传位还传给了最不可能成为皇帝的羽夜。弄得南越上下现在是鸡飞狗跳的,虽然没有如西楚一般爆发内战,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西楚皇之前身体好好的,也没有什么旧病,却是一夜之间暴毙,还查不出任何原因。

遗诏可能是没什么问题,也许是真的。但是遗诏上也只是说册立淮安王为太子,并未有交代后事的意思。西楚皇这一死,倒是轻松了一了百了,但是西楚内部顿时大乱,战事一触即发。百姓更是人人自忧。

先是南越,后是西楚。中原三国已经乱了其二,下一个,会不会轮到大夏了?

萧乐越想越是胆战心惊,视线不由自主的移到了苏洛阳的的脸上,眼中的担忧之色毫不掩饰。若是真是有人在布局的话,这人能在南越皇和西楚皇身上下手,必定有着通天的手段。

若是将矛头指向大夏的话,那必然首先要除去的就是苏洛阳这个皇帝。

苏洛阳正在思考着两国的局势问题,并未注意到萧乐的小动作。

“西楚的事情是必然要插手的,楚安此人虽然心机深沉,但是好在有些头脑,不会乱来。楚南就不一样了,若是让楚南顺利的将楚安铲除掉,那么待他登基以后,大夏不仅讨不到好处,说不定即位以后还要秋后算账。

而且这位的性格,很可能就是第二个宇恪,届时又是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此等局面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倒不是说我大夏惧怕西楚,只是三国现在这样相互制衡着,已经是很好的局面了。我要帮楚安,但是又要从他那里取得足够的利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