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工业天团和新农业发展计划

所以还没有出门,高建武已经征服了这些工业天团的代表。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在接下来的参观中,这些代表看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工厂,在热火朝天的进行厂房建设。

有些工厂的建设进度甚至超过了高建武的介绍,这就说明在高建武他们规划以后下面执行能力非常强。

整个江城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除了有一些愁眉苦脸的中间商,他们统计起来的很多物资,不得不以高建武他们规定的平价进行售卖。

这样他们就失去了一次发横财的机会。但是对于工业天团的代表们来说,高建武的这一招正中他们下怀。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正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管理者可以将整个社会面尽快的稳定下来。

现在看来,高建武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

尤其是当高建武带着他们去参观汉阳兵工厂和汉阳钢铁厂这两家关键性工厂以后。听说还可以参资入股,尽管在场的各位代表早就有着自己的筹划,但是面对这样的机会,他们还是纷纷要求入股。

一个个1万、2万、 3万、 5万大洋很快就凑出了100万作为一个共同投资基金,入了这俩家企业,尽管他们共同入股取得的股份只有区区1%。但是一个一个很满足了。

因为这不仅仅是股份的问题,而是代表着一种认同。对于这笔投资基金,他们一致决定,在收回成本以后,把它转为江城创新扶持基金。

毕竟高建武有一句话打动了他们,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正因为他们非常认同,才会决定将这笔投资的未来收益作为创新扶持基金对未来科技创新进行不间断的扶持。

一天的时间走马观花,当然他们都是看不够的,但是高建武现在也算得上是日理万机,没有那么多时间来陪着他们。

不过经过这一天的参观考察,所有人都下定决心,要在江城进行投资设厂。其中有一半人已决定选择同高建武的公办企业进行合资。

毕竟现在高建武的企业已经开始建设厂房,只要设备到位,当他们把生产技术和工艺引进来以后,立即就可以生产了。

最主要的是他们觉得同高建武的公办企业合资才有最大的保障。连军工企业都开放让民间资本进行合资入股,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值得信赖的呢?

高建我没有想到他第1次招商引资工作成绩如此显着,不但引来了数百万大洋的投资,而且还将工业门类增加了很多。

未来几年以内,这些工业天团的代表们表示,他们将呼朋引伴将国内的一些工业厂家引入到江城这边。

特别是他们参观了坦克攻击群和空军攻击群以后,对于高建武他们能够保护江城的能力具有了很强的信心。

一直以来他们都听到了远征军集群在不断的打胜战,但是究竟是怎么打赢的,他们其实并不是很清楚,毕竟在报纸上宣传了很多东西都是道听途说的多。

现在他们看到了如此众多的坦克和空军的战斗机。这就是当前国内最强的部队,如果这一支军队都打不赢的话,他们不知道哪支军队能够打赢小鬼子。

不过高建武也没有一位将所有的企业都准备引入到江城,毕竟这里容纳能力还是有限,在他的引导下,很多企业也决定到晋阳去进行投资设厂。

现在高建武的话对他们来说有很强的公信力。特别是他们了解到晋阳那边的管理模式,从江城这边几乎是一样的。也是通过高建武建立起来的一些管理措施和政策。

尤其是税收这一块,高建武给他们说明的非常透明简单,企业设厂生产产品在17%的增值税外,就只有25%的企业利润所得税,除此之外,其他的费用通通都取消。而且高建武还向他们强调,如果有部门征收其他的费用,可以立即向他进行投诉。

个人所得税方面,按照现在社会平均工资实行累进税制。每年更新一次,社会平均工资的标准,超过这一个标准以上,才开始以3%70%的累进计算。

流通环节以营业税为标准,分品类进行核定,一年一变,从日常生活用品粮食、盐和布匹、火柴、煤油等按2%税率,到烟酒这种非常用品100%不一而足,但是常规工业产品基本上都定在15%到25%之间,可以说大部分产品都低于当前税制很多。

特别是民生用品,高建武根本不管果脯那一套,直接降低到了最低限度。

农业税方面,无主收归公有土地承包,收取25%产出,自耕地农户收取5%,对于地主出租地,按照累进税收方式,从收租部分收取25%起步,对于千亩以上的大地主最高征收70%,以此对大地主进行强制性转型工业投入。

加上进口产品的关税,高建武现在把税收简化到俩三页纸就可以说清楚,这就让工业天团代表们看完更加有信心了。

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不怕你税收比例高,只要公平合理和透明。那么一切就有可预测性,何况高建武将这个税收已经降低到了这个时代几乎最低的水平。

很明显高建武的努力就是要将大部分的资源倾斜到工业发展方面,在农业方面主要是抑制大地主,扶持大量的自耕农和激发承包公共土地的贫农的生产积极性。

招商引资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高建武的五小工厂现在开始向各个根据地县级进行推广,不过现在是有计划的布局。

对于长途运输要求较高的化肥厂这些,尽量按照覆盖距离在人力和畜力运输半径内进行本地化生产。毕竟在现在这个时候,粮食还是处于短缺阶段,任何增加粮食产量的方法,高建武都要去尝试。

不仅仅是生产化肥,怎么使用化肥高建武这边也要组织相应的技术服务队下沉到各个县城去进行推广。

在这个时期别指望有大规模运输的条件,哪怕是高建武,现在已经让红星汽车厂开发出了两代汽车,但是这些汽车目前主要还是在军事用途上面,民间还没有多少财力可以支撑到汽车这么奢侈的东西。

动辄几万十几万的汽车,没有多少人可以买得起。并且这个运输成本也不是轻易可以摊销下去的。

以5万大洋一辆2吨汽车来计算,如果说按照10年的使用寿命即百万公里报废,每一年光固定资产折旧就要摊销5000大洋,再按照每年跑10万公里。每百公里一吨货物的资产折旧费就要折合2.5大洋,加上驾驶员和油耗以及维修费用,一吨货运到百公里外成本就得七八块大洋,像化肥这种普通货物根本承担不起这么贵的运费。

昂贵的运输,让高建武不得不让五小工厂遍地开花。同时高建武也让当地多了一个就业的渠道,一个工厂期起码得吸纳了几百工人。

技术和设备方面高建武可以想办法,但是在建厂运营资本方面,高建武就不得不让当地豪绅进行集资入股了,毕竟他现在手里也没什么钱,没收小鬼子及其侨民的资产,基本上都要投入都重工和兵工厂这俩吞金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