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都想苟

他有的事情忙。

新到一个地方,要打造一个根据地,那不是一般人能轻轻松松搞定的。

如果是一般人,恐怕没有三五个月根本打不开局面,尤其是深山老林中,好多老百姓连8路都没有听过,他们早习惯屈服在赵发才这样的地主豪绅威逼控制下。

但是高建武对于群众工作早有无数超前的方法和记忆,对于他来说好不好做,关键还是看能不能快速落实老百姓最关心的实际问题,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减租减息就是边区针对当前老百姓生计提出来的好政策,是当前在地主豪绅同老百姓之间取的最大公约数,让地主阶层虽然利益受损但是还不至于伤筋动骨,可以争取联合抗战。

不过这个政策虽然不错,在小孤垴却充满波折,只不过高建武仍然雷厉风行推行下去。

小孤垴老百姓看着天上掉馅饼,起初也是拒绝的,对于初来乍到的8路,虽然一头雾水,刚开始仍然有些战战兢兢拒绝高建武的好意。

毕竟赵发才和赵家积威甚久,成为小孤垴土皇帝已经近百年。

他们可没有赵发才这种去过县城甚至省城见过世面,平时还有收音机收听时事、评书和新闻的习惯,大部分连小孤垴都没有走出去过,极少人最远也就是去过大孤镇,能够获得的外界信息极其有限。

有些人才刚刚有大清亡了阎老西当家的概念,至于鬼子来了这些改朝换代的信息,都还是赵发才带来的,与此同时还有新增加的纳粮纳款。

虽然日子更苦了,一年要多饿至少一个月,私下里老百姓还是没少骂这个小鬼子。但是要说起来反抗杀鬼子,小孤垴的老少爷们中暂时还没有那么大的仇恨。

不过高建武“劝服”赵发才,总有胆大的被劝到赵家大院,办理了新的减租减息契约,当有人真的把田租减租到三成,另外交公粮两成新契约拿回家,这个实实在在少交至少俩成收入的大举动,立刻让村民心动了。

一户,俩户在游击队主持下不断同赵发才签订了新契约,在渡过最初迟疑后,越来越多村民接受了减租减息新政策。

等到高建武把最近一年多被赵发才巧取豪夺的土地清退还回原主,同时再把借条、借谷子租息明明白白大幅度降低下来。

让大家看到有生之年还能还清欠账,所有这一切还得到赵发才公开承认,小孤垴终于沸腾起来,以为真是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