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骊山的技术护城河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张围 2350 字 3个月前

江师傅抚须道:“倒也说不好,骊山的铸造能有今时今日的进步缺不了一样东西,那就是骊山尺。”

生活作息养成了习惯,也没了要晚睡的心气。

孩子们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动手能力也需要提高。

小慧和小武坐在一起正低声商量着什么,李玥在一旁听着时而皱眉,时而询问。

若是自己拥有火器,一定会将铁匠坊列为村子里的禁地,现在骊山没有将铁匠坊圈起来,其实就是他心里明白图纸不重要,李靖说出了心中的答案,“就算是得到了这些图纸,外人也造不出图纸上的东西?”

对此,江师傅没有否认,解释道:“他们确实是军中的能手,但铸造之事需要手艺。”

放下手中的柴刀,这些弟弟妹妹也学着熊天天睡懒觉可不行,虽说这些天李玥暂时结束了他们的课业。

因为在当下朴素的生活中,到了夜里,就算是摸黑你也做不了太多的事情。

李玥撕开黄历的一页,历法确认之后,骊山就可以做自己的黄历了,今天是腊月二十。

村子里除了这些村民,还住着欧阳询,武士彟,李孝恭。

李靖苦涩一笑,“以前驰骋中原,自以为看尽了天下英雄,不想真是人外有人。”

李靖翻看着一张张图纸,将没有名目的也就是张阳亲自交给铁匠坊铸造的图纸一一排列开来。

张阳将这些竹子全部削好之后,开始将竹节锯下来,刚锯了两节心中越想越不爽利。

张阳提着刀走到骊山的东南山麓,这里有一片竹林。

也不知道唱了多久,孩子们都累了,最后大家都睡下了,两位婶婶还在哼唱着刚刚的歌调,收拾眼前的碗筷。

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就要到了,村子里来往的宾客不少,唯独李靖院子的门前最冷清。

吃完了宵夜,娱乐生活匮乏的当下,张阳拿着筷子敲着碗教孩子们唱歌,哼唱的歌就是最简单的祝福歌。

见弟弟吃饭也不乖,小清清气得干脆自己将碗里的饭食吃完,这一下弟弟又哭了起来。

李靖皱眉道:“军器监所聚工匠都是军中能手。”

“大将军或许看不懂,但学会用法之后便可以知道此物妙用无穷,此尺乃是骊山铸造核心物件,那些复杂的零件才能得以铸造,魏王殿下是个不拘小节的人,才将此物交给老头。”

说着话,他小心翼翼拿出尺子。

歌曲中欢快又喜庆的气氛很有感染力。

看着眼前六十多个竹筒,按照李世民的要求,这些竹子还是不够的。

江师傅点头,图纸上写着用处,“比如这里写着蒸汽机上方支撑零部件,车床转动轴……嗯!”

“若这样说,只要朝中的军器监多费一些时日也能造出来。”

这些天村子里越发热闹,当初李泰在村子里就是个孩子王,村子里的男孩子都成了李泰的“下属”

骊山的弹簧如今越做越小,也就是放眼天下,只有骊山能够铸造出此物。

一大家子坐在屋檐下吃着饺子,口味淡了就自己多加一些细盐。

“骊山以前也都是靠这些图纸来铸造物件的吗?”

心中有了不满,张阳还是多看一眼忍了下来,拿起柴刀继续将竹节的叶子与枝脉全部砍去。

等将这些竹子都拖到了自家车间前,张阳缓缓将其放下,松了松酸疼的肩膀。

很快孩子们便会自己唱了。

别看一个小小物件,它可以改变很多,也能够成就骊山。‘’

江师傅又道:“将军还是想错了,骊山的铸造工艺是个壁垒,我等为了达到张小子的要求费尽了心力。”

洋洋洒洒,三十余张图纸,图纸上的线条光是看着就令人眼睛发花。

李靖看着这些图纸陷入了沉思,而在骊山的另一边,李崇义带着自家的家人来看望李孝恭。

自家亲爹久居骊山也就罢了,还在房梁上挂着一根绳子。

听着自己的亲娘数落着亲爹。

“你知道外面的人都是怎么说的?都说你李孝恭就知道护着骊山,也不知道照顾自己家里的孩子。”</div class="content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