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皇帝看不透的骊山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张围 2441 字 3个月前

许敬宗愁眉不展地接过,打开封蜡看着其中内容。

在这个地方能够时常见到尚书的也只有许敬宗,裴行俭稍稍挪了两步,想要去看信中的内容。

这不看还好,站在他背后,裴行俭翘首看着,看着信中的内容更是困惑,字里行间都形不成这一句话。

“许侍郎,这信为何……”

许敬宗笑着收起信,“这是我们外交院的密信,还有译本可以对照着看。”

“许侍郎不用译本也能如此看译文吗?”

许敬宗了然一笑,“闲着无事,背下来了。”

裴行俭又是一阵无言,这外交院还真是奇人辈出。

许敬宗正要迈步走入,又回首问道:“认识一个叫王玄策的人?”

裴行俭回想片刻,“听说他将吐蕃使者打了一顿,后来被大理寺拿下了。”

“对!就是他。”

“可是下官不认识……”

许敬宗将信纸收入怀中,又拿下一卷书,“你去见一趟户部,就说将往年的田亩粮册送到礼部。”

“喏。”

看着许侍郎又要开始忙碌别的事情。

在外交院任职也算是清闲。

裴行俭看向薛仁贵,他还捧着一卷书看着,“薛大哥?与我走一趟?”

薛仁贵点头还捧着书卷一路走着。

科举两次落第,原本薛大哥已是灰心,峰回路转下竟被外交院招揽。

此刻的薛大哥正奋发图强,努力读书想要将本就不好的明经策论都学起来。

看薛大哥这般努力,裴行俭心中感慨,低声道:“将来薛大哥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嗯。”薛仁贵点头应了一声,挠了挠头又道:“这七略中的兵阴阳是何意思。”

裴行俭一路走着解释道:“七略兵书略所言的兵阴阳乃是诸子百家中,兵家一脉所用的,其中要领有顺时,刑德斗击,讲究其中顺势,顺时,分辨形势抓住时机,古来范增,李傕,皆是学于此道。”

这些书都是自己借给薛大哥看的,也不知道薛大哥能够看懂其中几分。

来长安城所带最多除了吃住用的细软,便是这等书籍。

还是家中长辈教导温故知新,时常拿来看。

这些文章只要说出其中一句,就能答上一大篇,对此都已厌倦了。

“不过要户部的田亩粮册做什么?”

裴行俭走在一侧,薛仁贵长得高大,与他站在一起就能帮忙挡住阳光,这样走在街道上还能舒服一些。

朱雀大街很是热闹,有三五壮士成群,还有文人士子辩论当下。

弘文馆的学子还在为了生门死门争辩,裴行俭摇头苦笑,都是一群痴人。

长安城的风光看不尽,偶有新鲜事也能打发时间。

朱雀门就在眼前,裴行俭拿出自己的腰牌,看守的官兵放行。

“薛大哥一定能成为大将军。”

薛仁贵点头道:“你呢?”

裴行俭笑道:“天地很大,想到处看看,我想做个征战四方的将军。”

薛仁贵看了看裴行俭瘦弱的身板,眼神多了几分嫌弃。

张阳的一封信送到了长安城,礼部几位侍郎又开始为了接下来的事宜开始安排。

商议一番后,许敬宗便带着张大素去见波斯王子。

这一次大唐第一次对波斯的援助。

所援助的只是粮食。

至于看上了什么,无非就是波斯的金银。

而这天松赞干布和西突厥的使者泥孰离开了长安城。

“此番来长安城,赞普的收获一定不少。”泥孰带着一队西突厥兵马出了长安城。

当初他来时是独自一人,现在有了自己的兵马,在西突厥能够与叶护可汗抗衡。

松赞干布骑着马,身边跟着禄东赞和一群吐蕃人,“此次来大唐何来收获,只是受尽了屈辱。”

禄东赞低着头道:“以往每年来长安,每一次来都能发现这长安城比往年更繁华,中原正在一步步变得强大。”

此刻的禄东赞早已没了往日的斗志,河湟一战打断了他作为吐蕃大相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