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刻板与成见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张围 2317 字 3个月前

将眼前十数卷书用包裹包起来,张阳将其扛在肩上,“你平时多看着点太子,颜师古此人……”

张大安回话道:“保持距离,也要恪守自己的底线,万不可无辜迁怒他老人家,若有不对之处,在下还是会提醒太子。”

“聪明多了,你现在都会抢答了。”

“我有空和徐长吏常谈话,也能有所收获。”

听到是徐长吏,张阳左看右看,他人呢?

张大安讲道:“说是要在东宫小憩,这个时辰也该醒了。”

有过前一次的事情,受不过这个说话又碎又密的长吏。

提着包裹张阳一边走一边说道:“不用和徐长吏说我来过,也告知太子,那份课外读书骊山还会加紧印刷,保证让此书传遍各个州郡。”

“兄长慢走。”

一直快步走出东宫,这才松了一口气。

从皇城一路走过,路上来来往往的只有一个个脚步匆匆的官吏。

再看一眼自己的礼部,就只有李百药坐在其内,正打着瞌睡。

并不想把自己的手下束缚得太紧,如果所有人都只听一个人办事,难免会在不少地方有所掣肘。

让张大象,许敬宗,张大素三人各自带着一个团队办事。

想想现在这个时候他们应该还在与各国的使者正在谈话,又或者是和长安城的一些西域人正在打听消息。

让他们带着团队办事,每个团队都有各自的方向,西域,南诏,辽东三个方向都可以同步进行。

不仅仅是效率,团队和团队之间也能相互配合,更可以相互竞争。

个人能力在团队中也能有所放大,也能对个人起到影响和学习的作用。

许敬宗本就是一个做事很有自己风格的家伙,尤其善于交朋友,这种人给他太多的束缚反而适得其反。

李世民正看着后宫的一片空地,听着阎立本对太液池的规划,将这个六百亩地改成一个太液池。

听阎立本说完一番话,李世民低声道:“这件事再延一延吧。”

阎立本又道:“陛下,雨季已经过去,错过了这个时节只能再等明年了。”

李世民点头,“朕明白。”

阎立本躬身道:“臣就先把舆图给收起来了。”

看李君羡来了,李世民低语道,“你先退下吧。”

回头看了眼一路小跑而来的李君羡,阎立本只好告退。

依旧看着眼前的风景,这一片荒凉的地方李世民越看越不喜欢,更不喜欢如今的太极殿,想要再修一座宫殿,可如此一来要耗费多少的财帛与人力。

知道张阳打算大造骊山,李世民心里很是羡慕,骊山可以改建,可是朕不能随意兴建宫殿,就连有这个想法都会被劝谏。

让阎立本规划太液池的事情,也只好暂时搁置。

李君羡递上一份奏章,“陛下,这是近日张阳的举动都记录在桉,他们从倭国运了一些银矿来,此刻送入长安城一个作坊。”

“银矿?倭国有银矿?”

李君羡开口道:“末将会继续查。”

正是四月天,这两天程处默感觉浑身不舒服,正讲述着最近发生的事情。

程咬金也是听得一脸纠结。

“孩儿本不想动这些银矿,可无奈张阳一直纠缠,只是拿了其中一小块。”说着话程处默就拿出一块银矿,放在桌桉上。

“就这么一小块?”

“孩儿不敢多拿。”

见程咬金的老脸逐渐黑了下来,程处默连忙又道:“孩儿知道兹事体大,自然不敢多拿。”

“老夫知道了,你是怕朝中的人知道这些银矿的来源便会追查?”

“孩儿有顾虑。”

程咬金无奈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