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太子的学习计划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张围 2641 字 3个月前

张阳躬身告退。

一路走出立政殿,走向东宫的方向,皇宫里的建筑很多,也不认识路。

走了一个拐角看了看眼前的殿宇又不好分辨自己在哪个方向了。

好不容易找到了崇文殿,这才找到东宫。

迟迟走入东宫,魏征正在给李承乾讲课。

见魏征全神贯注地讲课,张阳也没说话拿起一卷书看着站在一旁,这卷书写着的是汉书艺文志一篇,以前倒看到过这卷书,倒是太子这边可以看这些比较稀少的古籍。

艺文志是写在汉书中,也是经由七略而成,也分了九流十家之说。

自秦开始到现在就有了六略三十八类,张阳皱眉看着只是前言的总略就可以看出这是非常庞杂的一卷书。

也不知道魏征和太子讲课都讲了什么,张阳自顾自看着书。

直到太子呼唤,这才回过神注意到魏征已经离开了。

李承乾兴致很不错,站起身舒展着筋骨道:“听说太常寺又来了一批乐童,你与孤一起去听乐如何?”

张阳沉声道:“丝竹钟乐有何好听的。”

看张阳手里还捧着书卷,李承乾道:“最近有几个王家子弟在长安与长孙冲相处是甚好,他们时常一起踏青,不如我们一起去看看?”

“太子殿下,学习要时常温故知新,刚刚听完课应该总结自己所学所领悟,下一次再听郑公讲课之事,要把自己的不懂的告知老师,这才是学习该有的样子。”

李承乾偃旗息鼓,“难道你不想出去走走?”

张阳放下书卷揣着手道:“太子殿下,既然我是东宫舍人,我也要管着太子的言行举止,要是太子殿下太过玩闹,我会如实禀报陛下。”

“你……”

李承乾一时间语窒。

张阳闭着眼又道:“太子殿下,踏青早晚都行,何必急于一时,丝竹钟乐也只是一时满足,如若太子殿下现在好好做一下笔记和今日听课总结,我可教太子殿下一种西洋打击乐器。”

“西洋打击乐器?”

“嗯,很带劲的。”

“也罢。”李承乾重新坐下来,看着刚刚魏征所讲的书卷。

张阳又拿起汉书,皱眉细细看了起来。

东宫内很安静,就连路过的宫女和太监迈步都是小心翼翼。

身为东宫的舍人,要时常指正太子言行,还要告戒太子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

不然太子闯祸遭殃的就是东宫舍人。

到底是皇家,仔细想想程咬金的话语一点都没错。

这家伙看起来是个大老粗,以前上朝的时候相见不觉得,直到和他有过谈话之后,才知道这家伙说话还挺有道理的。

也难怪可以跟着李世民坐到国公的位置。

都是聪明人呀。

心里感叹道,李承乾低声道:“这百官公卿表要全部领略完,看来需要一些时日。”

张阳瞧了一眼,回话道:“太子殿下是储君,一个储君要是不懂百官公卿表传出去的话,教人如何看待太子,太子殿下还是好好学吧。”

刚说完,李承乾又走神了,“你刚刚说的西洋打击乐器是打击什么?”

“太子殿下要是在走神,我现在就去把太子殿下读书不用心的事情,禀报陛下。”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低下头,“孤……孤学就是了。”

看太子一遍遍念着,张阳皱眉又放下手中书卷,这太子的学习方式怎么傻乎乎的。

无奈又放下手中的书卷,其实也想在东宫蹭书看。

可太子连个百官公卿表都记不住,这算什么事?

张阳低声道:“太子殿下是打算就这么死记硬背吗?”

李承乾迟疑道:“那要当如何?”

张阳盘腿坐下,拿起一张宣纸铺开,提笔而起画了一张表,“太子殿下,这表的第一行写上官名,每一列往下分别写下品阶,俸禄,食邑,沿革,职权,如此一来是不是一目了然?”

李承乾看看表格,又看看自己手中的公卿表,“孤可以试试。”

一边根据书卷的内容,一边细心地一列列往下写着。

张阳耐心道:“学习知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更有效率,更有效果。”

李承乾写完一列感慨道:“如此写来,确实好很多,只不过这是东宫唯一的一张宣纸。”

听闻这话,张阳感到一阵牙疼。

“无妨,父皇那边应该有不少,孤可以再去向父皇讨要几卷宣纸。”

张阳盘腿坐着,苦恼地扶着额头,这东宫到底是穷到了什么地步。

从太师相国到县吏,乡,亭,光是抄录进表格估计都要好半天时间,张阳重新拿起汉书,终于有时间可以安静看书了。

“太子殿下,人都到了!”长孙冲非常不合时宜地出现在东宫殿外。

张阳抬眼道:“太子要学习,等学习任务完成了再去玩。”

长孙冲愣住了,“为何?”

“没什么为何的,因为我是东宫舍人。”张阳轻描澹写道:“长孙公子身为太子的好友也该督促太子学习才是,不该整日出去玩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