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页

此时尹志平邀了十六名大弟子到别院坐下,正在商量对策:“此事体大,小弟不敢擅自作主,要聆听各位师兄的高见。”

李志常摇头道:“金国侵我国土,残害百姓,咱们怎能受他敕封?”尽管中原已被金国统治多年,但李志常仍以宋人自居。

张志光道:“终南山是蒙古该管,咱们的道观也均在蒙古境内,若是拒受敕封,眼见全真教便是一场大祸。”

全真七子以丘处机武功最高,再加上他脾气火暴,徒弟又多,因此他这一脉在全真教最为强势。不过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第三代弟子也并非铁板一块,很多其他弟子与丘处机这一脉并不亲近,平日里都围绕在赵志敬周围,两股势力倒也算得上势均力敌,分庭抗礼。

如今赵志敬在外被杀,那群人中张志光不管是武功还是威望都是仅次于赵志敬的,因此理所当然被推为小团体新的领导人,他们素来与尹志平不睦,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会出来唱反调。

当然这倒也不一定说明张志光心中真愿意接受册封,只不过尹志平他们明显反对册封,而张志光是反尹志平一脉的代言人,若他附和对方,岂不是失去了安身立命的资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只要最后全真教真按照他的观点接受了册封,他的威望反倒会马上压过尹志平。

什么观点之争,路线之争,通通都是虚的,说到底只是权力之争。

李志常道:“张师兄这话不对。”

张志光提高声音,道:“甚么不对,要请李师兄指点。”

李志常道:“指点是不敢。但请问张师兄,咱们的创教祖师重阳真人是甚么人?你我的师父全真七子又是甚么人?”

张志光愕然道:“祖师爷和师父辈宏道护法,乃是三清教中的高人。”

李志常道:“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爱国忧民,每个人出生入死,都曾和金兵血战过来的。”

张志光自然不敢否认:“是啊,重阳真人和全真七子名震江湖,武林中谁不钦仰?”

李志常道:“想我教上代的真人,个个不畏强御,立志要救民于水火之中,全真教便算真的大祸临头,咱们又怕甚么了?要知头可断,志不可辱?”

这几句话大义凛然,尹志平和十多名大弟子都是耸然动容。

张志光冷笑道:“便只李师兄就不怕死,旁人都是贪生畏死之徒了?祖师爷创业艰难,本教能有今日的规模,祖师爷和七位师长花了多少心血?这时交付下来,咱们处置不当,将轰轰烈烈的全真教毁于一旦,咱们有何面目见祖师爷于地下?五位师长开关出来之时,又怎生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