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页

二皇子的话让宣武帝连连点头,觉得二皇子说的一点都没有错。直接征辟风清遥的事绝对要慎重。因为直接征辟来的人一开始就是身居高位,一旦出错了对国家造成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

“皇儿说的不错。桓儿,我知道你的心思是好的。是为了让我大齐能有一个栋梁之才,不过直接征辟风清遥的话确实是有些鲁莽了。你考虑的不如雍儿周到、稳重。以后要记住了,做事万万不能凭自己的一时喜好去做。”

大皇子有些无奈的点头说道:“父皇教训的是,是孩儿有些鲁莽了。”

虽然得到了宣武帝的夸奖,不过二皇子朱雍脸上还是看不出一丝半点高兴的样子,依旧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拱手说道:“父皇,皇兄虽然鲁莽了一点,但出发点也是好的。父皇就不要责怪皇兄了,皇兄也是求才若渴为我大齐着想。”

作为一个父亲,宣武帝对儿女们能和睦相处是非常看重的。眼前这一幅兄友弟恭的样子让宣武帝非常高兴,笑着连连点头。

虽然宣武帝认为二皇子朱雍说的很有道理,可是风清遥的才学按照三公他们所说也是非常不错的。如果真的不参加科举也是蛮可惜的,宣武帝心中不由猜想风清遥到底会不会去参加科举。如果参加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名次,取得好名次之后,自己该怎么安排风清遥。

“夫君,乡试马上就要开始了。父亲也早就已经给你报名了,到时候你参加不参加?如果不去的话父亲已经给你报过名了,恐怕有些不太方便,需要早作打算。”

纪府之中,纪嫣然一边做着手上的女红一边随意问道。

坐在桌边正在看,《道藏·雷卷》的风清遥没有抬头淡淡的说道:“乡试还是会参加的。”

纪嫣然听到风清遥的回答很是有些奇怪,停下手上的女红看着风清遥问道:“夫君决定要去参加乡试?”

这段时间来风清遥的表现,让纪嫣然觉得风清遥无心科举不想当官。猛然间听到风清遥说要去参加科举自然是极为惊讶。

风清遥没有抬头继续说道:“自然是要去参加科举的。有一个举人的名头出门在外方便很多,不需要随时去换路引。我过段时间还想去大齐四处走走,看看大齐的风土人情山川河岳,如果每到一处都要去换路引,实在是太麻烦了。有个举人的身份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大齐对百姓户籍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普通百姓只能在本县范围内活动,如果要去其他地方必须要有路引。路引上还要表明此人是哪里人要去哪里,路线半点都不能错的。如果错了的话说不定会惹来杀身之祸,至少也是刺字发配的下场。

而秀才就比普通百姓强多了,可以在本省范围内随意活动,只要不出本省范围去哪都没有人管。这也是为了方便秀才们相互之间探讨学问。就像风清遥,现在可以随意在京畿地界活动,不受任何约束。

不过要想去其他地方,就必须到京畿学政那里去开证明,说要去哪个行省。可到了要去的那个行省之后再想去其他地方就比较麻烦了,还得去找当地的学政,再开一个证明然后才能去其他地方。

可以说是非常麻烦的,风清遥想要游山玩水这样是非常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