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那个猴子对自己的一家子也还都有着一些维护之情啊,虽然不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样的一种想法,不知道他当时到底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目的和想法冒着被上面那些‘人’的追究,而对自己一家人给予了维护,但是那份情还是要记在心里的,不能稍加忘怀的,这也是这么多年自己潜踪匿迹的缘故之一。
另一个原因就是:自己比当年的那位大圣爷的水平还有着一定的差距——是指当年那个无拘无束纵横睥睨,敢于砸掉玉皇大帝灵霄宝殿的那个大圣爷,而不是那个后来在一个挂着金蝉子转世名头的麻烦人物管制下,束手束脚,点头哈腰的那个孙行者。
很难让人相信,那个能够对付百万天兵天将,冲破天罗地网,打的玉帝抱头鼠窜的那个大圣爷和那个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点头哈腰陪笑脸,求人帮助救护被困的师傅的孙行者会是同一个人,那个能够醉闯老君的兜率宫,大啖金丹无数,最后还借着醉意推翻老君的八卦炼丹炉,最终造就八百里火焰山的孙猴子,那个气的老君差点没有翘辫子的大圣爷,居然在后来对付拿着一个金刚圈的青牛的时候,还要到处的搬兵求将,四处找人。
要知道,当年老君的金刚圈可是在偷袭的情况下才打的大圣爷一个踉跄,才给二郎真君一次出头露面的机会,成就了他抓捕住大圣爷这个赫赫威名的。
可是在对付那个拿着金刚圈的老君座骑的时候,大圣爷不但自己表现的束手无策,还扰动了天上的天罡地煞众星君,呼唤了托塔天王父子,喊来了四海龙王和火神爷,最后还是在老君的帮助下才勉强的把那头青牛给带上了天庭,获得了继续前行的权限。
虽然在里面有着老君对金刚圈功能的加强,设备的更新,但是前后差距是不是显得太大了点?
尤其是,那个五百年前练就了大圣爷一双火眼金睛的炼丹炉,坠落到凡间后形成的八百里火焰山,居然在凡间待了五百年后能够烧的大圣爷毛发俱焦。狼狈不堪。
这个,前后的表现差距实在是太大了点吧,大的都让人不敢相信了。
难道说,佛祖压制大圣爷的那座五指山,还有着什么样的玄机,那张镇压在山上的揭帖,还能够把大圣爷那一身吃过无数天材地宝,仙酒蟠桃,九转金丹,经过斩仙台敲打,八卦炉淬炼的精钢铁骨给废掉?
那样的话,那佛祖的能力可就表现的太过夸张了,也难怪大圣爷会显得那样的赴轨道矩,表现的那么的……懦弱。一个被废了一身本领的大圣爷当然要对那些妖魔鬼怪束手无策了,也当然要对……不对,大圣爷当年的本领并没有被废,这点从他的七十二变和依然拿在手里的那根大棒就可以看出端倪,还有,大圣爷后来数次面见佛祖时候,那种满不在乎的嬉皮笑脸,都说明了:他并不怕那个把他压在五指山下的那个胖子。他怕的是另外的一件事。
也许,是为了花果山的那些猴子猢狲们。要不然,他怎么会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三番几次的回到花果山水帘洞,从五指山下出来打死几名凡间盗贼时是一次,虽然中间只是到东海龙宫坐了坐就又返回了唐僧的身边,但是凭着大圣爷的本领,坐在东海龙宫里了解不远处的花果山的情况,那也应该是寻常事罢了。虽然最终可能因为刚刚出来还不知道上面的想法,有所顾及,找了个台阶,就在东海龙宫龙王的劝告下,返回了唐僧的身边,但也算是到那里看了看吧。也算是知道了猴子猢狲们的境况,放下了那颗悬了五百年的心了。
三打白骨精被逐算一次,还有……那个刘静学的记忆中就没有了。只是在路途中,以唐僧的那个走了十八年才到灵山的行脚速度,以大圣爷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那个速度,返回花果山的机会好像实在是不少啊,比如:唐僧每天晚上都要睡觉,而大圣爷不需要;在荒郊野外大圣爷经常要跑很远去化缘,以大圣爷筋斗云的速度,时间都稍微的有那么一点点长……
很可能是曾经被压在一个地方五百年后,为了避免再次被‘温柔’的压在某个地方若干年,为了获得那有限制的自由,为了能够在有所限制下自由自在的呼吸新鲜的空气,为了能够在有所限制下,能够相对自由的四处走走看看,他,在佛祖的压迫下不得不低头,不得不让那对父子亲手将自己给抓起来。不得不让那父兄两人上演了一场血肉相争,亲人厮杀的场景。蒙骗上面的那几个观察的人同时,也蒙上了自己那对闻名遐迩的火眼金睛。
天知道,那种亲人间的厮杀,对那个从出生后就没有任何骨肉血亲的猴子代表着什么,从来都没有尝过骨肉亲情的那个猴子,为了从小一起长大的那些山野凡猴,就敢于靠着一张竹筏漂洋过海,行走大千世界寻找长生的法决;也是为了那些普通的凡猴,他打遍周围大大小小的山头,收聚了周围大大小小的山精鬼怪,在周围的山头中立下了无比的威风,让那些猴子猢狲们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嬉戏在山林河滩之中,无人敢于侧目。
同样是为了那些山野凡猴,他敢于下龙宫,面对四海龙王嬉笑怒骂,也敢抢得刀枪剑戟诸般兵器,培养自己的武力来保护自己;为了那些凡猴,他敢于下地府,打阎王,改生死簿,只为得不愿再看着那些熟悉的伙伴生死离别;更是为了那些凡猴,面对具有偌大势力的天庭招安,他上天宫,委曲求全的精心侍弄那些天马,只为得上天和花果山的那些猴子猢狲们能够平平安安的和平共处下去。如果不是那个欺上瞒下的小官对他意气恣肆,他也许根本就不会让人知道——他拥有着那样的武力和傲气。
也许,在若干年后,天庭中依然忙碌劳作着一个尽职尽责的马倌,就没有那个让后市津津乐道,让刘静学和凡间那些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念念不忘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了。可惜事情并不是按照某些人的想法发展,哪怕他已经拥有了天上人间的无数财富和滔天的权势,依然不能控制的,还是那向往山野向往自由的,属于自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