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6页

在苏韬没出现之前,中医这行充满了迷茫。

即使像宋思辰和窦方刚这样的泰斗,也不知道这个被时代抛弃太久的传统文化下一步应该何去何从。随着苏韬扛起了旗帜,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开辟了一条清晰的中医发展之路。

苏韬的构想,不仅仅是让华夏民族重新信任老祖宗留下来的这笔财富那么简单,而是要打通国际市场,迈出国门,将影响力覆盖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早在一年之前,宋思辰和窦方刚根本不会想象苏韬能够将三味堂发展得这么好,三味制药的中成药竟然能如此畅销,岐黄慈善能够策划出震惊全世界的公益活动。

但苏韬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中医从业者团结在一起,拧成一根绳,绝对能让中医成为世界医学舞台上光彩夺目的一门绝技。

说得更直白一点,苏韬的成功之处,在于让每一个从事中医的工作者内心拥有了信心。当信心凝聚之后,就会变成信仰。

宋思辰和窦方刚有信心出书立作,这是信心的表现,但整个中医界都对中医的未来充满信心,大家共同努力弘扬中医,这就成为共同的精神信仰,而苏韬是中医信仰的灵魂,只要苏韬还在实施自己的计划,完成自己的鸿途,不断创造出让中医界振奋的事情。那么整个中医界就会受之影响,往前不断迈进。

宋思辰轻松笑道:“咱俩的眼光不错,苏小子果然扛起了旗帜,他没有辜负我们的信任。”

窦方刚感慨道:“我们对他的帮助还是太少了。”

宋思辰苦笑道:“没办法,是我们的能力不够,他现在不需要我们的帮助。”

苏韬不知不觉之中,他的位置已经很高了,他现在是国医大师,拥有几十亿的资产,而且还深受副总理的信任和器重。

宋思辰和窦方刚作为国医专家,其实他们的人脉资源很强大,但突然发现如今就是送给苏韬,苏韬的用处也不太大了。

简而言之,苏韬已经证明了一句老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两位师父,有点愧疚,师父不是白喊的,总要给苏韬一点实质性的好处吧?

窦方刚凝眉沉思道:“这样吧,咱俩合著的书出版之后,在作者名单里,也得加上他的名字,虽说他现在不需要咱们给他打名气,但这样也算是咱们的一点心意。”

宋思辰赞叹道:“你这老家伙,难得出了个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