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0页

苏韬沉声道:“我会让元兰跟你对接,你将掌握的资料全部交给她。她会继续往下调查。”

夏禹是为数不多知道元兰身份的人,他知道苏韬为什么让自己终止调查,因为往下面继续追查,遇到的阻碍和危险太大,必须得更加专业的组织出马才行。

烽火组的存在,便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而存在。

苏韬与夏禹挂断电话之后,又给元兰拨通电话,将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元兰。

元兰组与孙静组,现如今都已经属于苏韬直接负责的力量,燕无尽试图用这种循序渐进的办法,让苏韬逐步完全掌握烽火的全部力量。

元兰得到苏韬的指示之后,迅速召集自己的组员,马不停蹄地赶赴南粤省。

不出意外,南粤省很快会迎来一场地震。

……

前往塔立吉克的国际医疗援助行动在即,志愿者队伍合计有三十多人,来自于全国各地,在燕京聚集之后,从首都国际机场飞往此次卡达瓦。

卡达瓦是塔立吉克的重要港口城市,实际是华夏负责运营的一个港口。华夏百分之八十的石油,都是从西亚和非洲进口,从塔立吉克的卡达瓦港出发,运送距离将缩短至少百分之八十,而且是更加安全、更加畅通的陆路交通。

卡达瓦坐落着一家由华夏援建的医疗急救中心,里面拥有十多名来自国内的医疗队员,为当地民众和华夏驻卡达瓦港的工作人员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下飞机之后,岐黄慈善医疗的志愿者们都有些紧张,因为机场周边全部都是荷枪实弹的军警,可以间接看出当地的局势不稳定,医疗急救中心安排了工作人员接机,此外塔立吉克政府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特别加派了军警车辆全程护送。

从机场到急救中心,车程约二十分钟,车队行驶过程中,采取了信号屏蔽和交通管制的措施。

车队行驶至港口的第一道大门时,医疗急救中心的轮廓已清晰可见。在其后方约100米处,便是港口的第二道大门。

如果没有塔立吉克军方发放的通行证,当地民众不能进入港口的第二道大门。为了让他们能够顺利就医,医院选建在第二道大门之外。

对接岐黄慈善医疗队的是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名叫匡正,他身边还带着一个助理,是一名二十八九岁的女医生,名叫谢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