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页

苏韬淡淡一笑,“闫总的看法有些过时,第一,三味制药的中成药在效果上绝对比西药见效更快,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第二,中成药之所以贵,是因为原材料成本高,但任何一个行业,当它的规模提升之后,会有更多人愿意从事上游原材料的投入,当供给量跟上来之后,原材料的成本会降低。所以随着中成药的销量稳步提升,成本也会慢慢降低,价格也会下降。”

三味制药第一批产品,价格定得很低,如果刨去成本,利润非常低。当初,公司不少员工也在质疑这个策略,但被苏韬力排众议。

因为药物的成本是可以降下来的,但如果你一开始就将药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会提升购买的门槛提高,让不少病人无法体验药物的效果。

闫鹏凝视着苏韬,笑道:“你是个厉害的说客,不过我这个人做事比较谨慎,所以前期只会让你们在五十家效益不错的医院销售,如果效果不错的话,我会加大投入。”

苏韬见闫鹏如此爽快,开心笑道:“那就麻烦闫总了。”

闫鹏摆了摆手,道:“这原本就是一个有潜力的商机。其实我们也代理了不少中成药,但说实话那些药的质量很一般,和岛国、韩国的中成药相比,有很大的悬殊,而且价格定得非常高,在医院里面有点推不动。很多人情愿花高价去购买进口中成药,也不愿意购买国内的中成药。”

苏韬见闫鹏如此分析,心中倒是松了口气,因为闫鹏的这番话,间接说明他是了解市场的,与这样的人合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他信心十足地保证道:“最多三个月,闫总你肯定会跟我们加大订货量。”

和闫鹏的合作形式,类似于代理,由三味制药提供货源,闫鹏手中掌握的团队帮他们进行销售。其实对于闫鹏没有什么太大的成本,苏韬承诺第一批货,完全由三味制药承担,不需要闫鹏垫付资金,相当于是给闫鹏免费试水,闫鹏自然不会拒绝这个要求。

“我们还得聊一下托斯卡集团进入华夏市场的事情!”闫鹏淡淡一笑,其实他对这一块更感兴趣,尽管这几年国内医疗器械生产商进步明显,除了低端的医疗器材之外,也在慢慢尝试制造精密的高端医疗设备,但与国外领先数十年的技术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进口医疗器材市场,在国内有刚性需求,利润丰厚,某个医院随便进口一台高端设备,利润可以达到数十万,康博制药之所以能在华夏医疗市场立足那么久,不仅在于营销团队强大,关键他们的产品质量过硬,毕竟德国的工业制造在全球还是处于一流水准。

苏韬也猜到闫鹏会提到这一点,道:“按照托斯卡集团的想法,他们打算自建全外资的医药公司。不过,公司会招募一些合作伙伴,代理销售他们的产品。”

闫鹏皱了皱眉,道:“他们很狡猾啊!如果托斯卡集团建立纯外资公司,在华夏就不存在利润分红的情况,相当于所有人都受到他的雇佣,至于给代理赚到多少钱,完全是有他们说得算。”

苏韬笑道:“当然,这个方案也是可以谈的。如果闫总愿意尝试,我可以为你引荐。”

闫鹏倒也直爽,道:“那就请你代为牵线了。”

与闫鹏的交谈比较顺利,至于上次孙长乐引荐费名扬给自己认识,现在对比来看,完全就是个笑话。

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规则,并不是所有人想进入就能进入,孙长乐在专家组的确有资源和人脉,但是介绍给费名扬难道就一定能扶持出一个大药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