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页

“老街项目定位商业化,作为汉州对外的宣传窗口;中医之城是落地的产业,是一个综合的社区,中医人的家园。”苏韬笑着说道,“中医之城将来会成为三味堂的根据地,为所有在三味堂工作的员工提供生活住所。”

杜平明白苏韬的意思,现在不少集团获得资金之后,就会为员工改善生活环境,建造的总部会为员工提供很好的生活配套,尽管苏韬现在的产业还没有达到那一步,但他已经开始提前规划,这也间接证明了苏韬开阔的视野。

普通人和天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是否努力付出,还在于天才拥有更长远的计划和打算。

苏韬每一步看上去水到渠成,但他是事实上在脑海中早就有一个大方向和目标。他要围绕中医做出一番宏图伟业,每一步,每一个行动都围绕这个目标,同时拟定了可以实现的计划。

比如苏韬参加医王大赛,获得了医王称号,崭露头角,迅速就开始建设分店。

又比如苏韬与金崇鹤在全球医学峰会上斗医,为华夏中医重新正名,同时慢慢让国际也开始认可中医的价值。

如今投建中成药工厂,更是一盘大棋。

它的价值不在于创造多少财富,而是让国外民众了解中医的一种手段。

当更多人知道中成药的价值,就会对中医感兴趣。

中医焕发了活力,吸引更多人加入,传承、研究中医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如此就可以大幅度提升中医的普及率,同时在老祖宗留下的瑰宝中注入更多新的东西,研究出新的药方,新的理论体系,最终起到发扬中医的目标。

苏韬当初在苏广胜遗像前烧毁《御医经》时,就做好了决定,为守护苏广胜的遗愿而努力。

一开始只是一家中医馆,但苏韬发现,想要真正的守护好医馆不被淘汰,那就得阻止中医没落的趋势,为中医注入新的活力和源泉。

国家政策,民众的价值理念,都不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是,中医要尽快拥有一群能取西医而代之的优秀接班者。

任何行业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得落实到人的身上。

打造中医之城,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

王轩朝苏韬走了过来,深深地看了一眼杜平,他对这名年轻的地方官员印象深刻,处事非常老练,而且给人一种极为可靠的感觉,另外他与苏韬的关系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