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页

凌玉目光重新落在其他几页纸上,困惑道:“苏师兄,这些似乎是医典,我从来没有看过。”

苏韬也不隐瞒,笑道:“这出自于《御医经》,算得上家学,内容比较多,体系比较繁杂,所有我暂时只默写了一部分,你先看着,等我默好其他部分,到时候再给你。”

原版的《御医经》,已经被苏韬扔进火盆,烧给了苏广胜。

不过,苏韬将其中的内容早已记得滚瓜烂熟,默写出来的部分,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比原版还要更加简洁易懂一些。

收齐完整的《御医经》可是苏广胜的怨念,为了满足爷爷这个怨念,苏韬才会如同人间蒸发般,消失了十年。

凌玉迅速翻了几页,啧啧称奇道:“我看过很多医书,与《御医经》中相比,完全是另外一种医人的思路,一些神奇之处,让人叹为观止。”

苏韬暗忖凌玉果然天赋很高,正常的中医会觉得御医经中一些内容匪夷所思,但他却能看出与众不同之处。

苏韬解释这本医书的来历:“《御医经》是我家中有个祖辈,历经多年,整理各个朝代御医的医案而汇编成的医书。这个老祖宗是医学天才,他在整理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全新逻辑。同时,他精通脉象术和天截手,将修炼的办法,写在了其中。”

凌玉感慨唏嘘道:“原来苏师兄,你也是家学渊源。从《御医经》中的只言片语,可以看出他的才学,比起我们创派祖师丝毫不差,都是中医领域的绝世天才。”

苏韬微微一笑,道:“中医从来不缺少灿若星辰的人物,只是在传承的过程中,各派系彼此敝帚自珍,导致医术没有形成一套简单易学,便于普及的体系。”

凌玉眸光一闪,叹气道:“我师父也曾经如此评价过中医的现状,他也看到了其中的弊端。”

苏韬微微一怔,暗忖有机会一定要见见道医宗主,能培养出凌玉这样的天才人物,一定胸怀和实力都很惊人。

苏韬看上去行事很偏激,但他的本意并非要与全世界作对,和中医原有的实力扳手腕,他用自己偶尔出格的行为,只是为了唤醒中医界,让中医行业更加活跃。

随后,凌玉和苏韬对着那几页手写的《御医经》交流起来。

凌玉虽然性格比较温润,但在讨论医理的时候,却会展现出韧性,不少独到的见解,让苏韬也很意外,并有所感悟。

当然,凌玉内心也是在不断地翻滚,他从苏韬的口中,找到了另外一扇通道,殊途同归,原来中医还有这么一套治病救人的医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