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页

从这三人的履历可以看出,国内优秀的西医专家,均有光鲜亮丽的留学背景,当然他们资质也受过严格的审查,均来自于精英家庭,毕竟普通家庭很难支撑昂贵的留学费用。

西医优秀的专家大多有留洋经历,这合乎情理,毕竟西医是从国外传入国内,根源在发达国家,无论仪器设备还是学术研究,国外著名的医学院都有深厚的积累。

三人年龄相仿,多次在各种医学交流会上见过面,所以彼此很熟悉,在进入终审的场地之后,就凑在一起聊天。

他们的话题,一开始并非围绕今天的比赛,而是分享最近国际上又有了什么热点动态,或者自己的外国恩师,最近有拿了什么著名的医学奖,又或者昨晚自己的某个师兄为好莱坞明星治病时,发现了个什么惊天绯闻。

苏韬和凌玉比较孤单地站在角落里,显然没被三人放在眼里。无论从年龄,还是中西医的悬殊,还是社会地位,苏韬和凌玉都无法落入三人的眼中。

如果换成一个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老中医,他们三人或许会寒暄,表示尊重。

但两人在他们看来,就是毛还没长齐的小屁孩,就是他们带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比两人要大很多。

虽说他们知道不能以貌取人,不能以年龄取人,但他们言语之间,还是隐隐透露出对评委会的质疑。

自己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他们或者还在经历高考,或者在国外苦读多年,备考名校,还没有接触到医学知识。现在苏韬和凌玉却在二十岁的年龄,试图跟他们争夺国医大师的称号,这显然荒谬之极。

“看来今天没有什么悬念!中医全面溃败,咱们三人可以顺利拿到国医大师的称号。”季冬和轻松地笑道。

欧阳德摆了摆手,淡淡道:“我了解过两人,虽然比较年轻,但做出的一些事情,让人称奇。那个叫苏韬的年轻人,你知道他的推荐人吗?竟然是夏德春老师。”

彭瀚逸不屑地笑道:“我知道这个典故,夏专家在闽南给曹老治病,想从中医养生入手,给曹老每天做营养膳食,没能治好曹老,还让他病情恶化。结果苏韬用一锅汤,让曹老的病情缓和不少。所以夏专家才会对苏韬如此推崇。”

季冬和面色凝重地说道:“不可否认,中医在治疗某些疾病上,的确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论理论和实践,还是远不及西医系统规范。咱们入选国医之后,是要为首长或者贵宾服务,怎么能用那些似是而非的办法呢?”

欧阳德苦笑,叹气道:“这也是因为西医虽然科学严谨,但还是会遇到医学瓶颈,很多病人发现西医治不好之后,就寻找中医来治疗。偶尔出现一例成功案例,就传得神乎其神,以至于在我们国家,没有理论根据,缺乏科学数据支撑的中医,还在广为沿用,被人当成救命稻草。前几年有一个中医名家,在各大电视上竟然说吃绿豆包治百病,导致绿豆价格一路飙升,简直可笑、荒谬!”

彭瀚逸冷冷地说道:“中医已经落魄、凋零,越是如此,越是不能让它喘气。被历史所淘汰的糟粕,千万不能让它死灰复燃。”

三个西医凑在一起,开始抨击中医的诸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