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页

唐朝太医署中设有咒禁科,元明时期的太医院也设立十三科,祝由科便是第十三科。

祝由术并非无稽之谈,而是有一定的原理。

在传统中医看来,病因分为三种,内伤是因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外伤是因为“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淫扰,第三种就是“鬼神致病”之说。

而祝由术就是中医用来治疗“鬼神”导致的疾病。

当然,作为现代人都知道,鬼神并不存在,所以鬼神致病,其实是一种心理因素导致的疾病。祝由术治疗的患者,大多心理不健全,所以儿童患者比较多。

在农村,经常有些神婆,利用咒语、画水、喊魂等方式给儿童治病,这就是祝由术的一种形式。

还有,偶尔也会出现一些癌症患者,明明医院检查之后对他已经宣判了死刑,但他回去之后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几年之后再检查,癌细胞竟然没有了。

这与祝由术干预人的心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人体内的元气形同西医所说的免疫力,无论针灸还是中药,中医都是利用外力补气或者调气,提升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或者恢复力,达到治病的效果。

祝由术的原理,则是让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理暗示的方式提高体内的元气(免疫力),这样也可以治疗疾病。

不过,自古到今,祝由术只是中医的补充,并不是治病的最主要手段。

当然,苏韬给汪巧珍提起祝由术治病,只是一种策略,并非真的给汪巧珍心理暗示,让她自己提升免疫力,对抗病魔。

汪巧珍想起一个古装电视剧里的情节,没好气地问道:“是不是摆个祭台,挥舞桃木剑,请几张符,燃烧成灰烬之后,放在干净的水中,让我吃下去?”

苏韬笑道:“这是电视剧里经常演的情节,可以这么认为!不过,伯母,你如果真要让我治疗,那就得完全相信我,不能带有一丝的质疑,一定要诚心。”

一旁的倪静秋在旁边给苏韬挤眉弄眼,他之前给自己治病,可没有用这种稀奇古怪的招术。汪巧珍本来就有点讳疾忌医,如今苏韬给人一种神棍的感觉,岂不是更难让汪巧珍的信服?

汪巧珍摇头,沉声道:“我也尝试看过中医,但他们都没有提过什么祝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