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页

吴涛指着文件上的一组数据道:“根据天启投资最新的市场分析报告,如今华夏的网民数量已经突破了3000万!私人电脑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整个电脑市场份额的三成,这意味着华夏互联网环境正在加速走向成熟。”

这个数据增速之快,是吴涛万万没想到的。

回过头来,他才意识到,这大概是蝴蝶效应发酵下的连锁反应。

反恐精英在国内的免费推广,对国内市场的网民培育,起到了催化剂般的神奇效果。

加上校内网的火热上线,不足半年的普及,注册用户规模便突破了500万。

这一点对国内网民的培育,也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

用户规模的激增,同时刺激了电脑硬件市场的成熟。联想以及国外品牌争相进军国内的成熟市场,竞争的加剧,必然导致电脑硬件的价格趋于理性。

如此导致电脑的提前普及,进一步导致网民规模的暴涨。

如今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前世一年半到两年后的数据了。

听完吴涛的话,安蓉不由思忖着道:“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这倒是有些不太好解释,吴涛对于互联网泡沫的判断,是建立在这几项数据的基础之上的。

至于为什么这几项数据能够作为风向标和参考指数,这倒是不好解释。

正如安蓉所说,把这几项数据作为互联网产业发展潜力的判断指标,也是完全说得通的。

所以吴涛对此没有直接解释,而是试着分析道:“互联网环境的成熟,不仅表现在用户规模的增长和市场的形成,同样表现在互联网企业的去芜存菁上。”

“……这几年来,国内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接连涌现,同质化竞争已经很恶劣了。再加上网易上市的刺激,让这一现象更加趋于疯狂。”

“……俗话说得好,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如今大概已经进入到那个疯狂的阶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