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页

就连旁边的研发副总监冷宁,也好不到哪里去。

吴涛笑了,“下面我来谈谈研发报告中的问题。陶总监的研发报告,总结的很好,但前瞻性不足。”

“……经历了两个年度的产品设计开发,我认为研发中心不仅应当具有产品推陈出新能力,更应当着眼于构筑和完善整个产品生态及技术链。”

随即吴涛伸出两根手指头道:“这也包含两个方面的工作,分别表现在基础技术和上下游生态链的建立。”

“在基础技术方面,元启科技一早就参与到了国家火炬计划中,借助众多高校课题组的力量对通讯基础技术进行深耕,这一点很好,但研发部做的还远远不够!一来和课题组联系不够紧密,产学研转化速度势必受到影响;二来对于火炬计划的政策风险和系统风险把握不住,缺乏机变能力。”

陶长轩听着这一句句言之凿凿的点评,脑门上布满了汗水,反射得会议灯光,显得无比锃亮。

至于冷宁握着笔杆子的手心,已经汗湿得有些握不住了。

老板这点评虽然没有一字一句的脏字,可说出来,真比直接骂他们还要汗颜。

原本以为公司发展迅速,各方面工作开展都很好呢,现在看来,改进的空间还很大!

然而吴涛的点评还没完,“至于上下游生态链的渗透,你们连意识都没意识到。比如作为手机硬件核心,通讯芯片的设计开发,多功能芯片的拓展方面,是否也该考虑本土化、自主化?”

“咱们总不能一直指着买老外的芯片来做产品吧?万一有一天,老外不卖了,怎么办?”

“这……”一行人面面相觑。

这种问题,没人预见得到。甚至有些人还觉得,这似乎不太可能吧。

面对这种情况,吴涛的语气陡变语重心长起来,“各位同仁,元启科技是做产品起家的,但我们无法保证设计出来的每一款产品都是市场的宠儿。那么如何能保证长盛不衰地发展下去?我认为关键在于,掌握核心科技!”

杨戈随即表态了,“我同意老板的意见,咱们不能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在通讯行业,我们远没有达到做精做强的地步。”

“杨总说的对,希望大家保持清醒,看清局面。”吴涛肯定道。